文武 放長假2轉待命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1-08-11 08:45

農曆7月~~鬼月由來 朱元璋

本帖最後由 文武 於 11-08-11 13:01 編輯
農曆7月~~鬼月由來 朱元璋
農曆7月 是吉月 台灣民俗文物館盼替鬼月正名
農曆7月到來,台中市民俗公園台灣民俗文物館考據歷史文獻後,發現古時7月多是祭祖、孝義之月,直到明太祖(朱元璋 )後才出現7月鬼月之說(鬼月由來 ),應是明太祖朱元璋 時期「嫁禍於鬼」,刻意散佈不祥之月一說,不讓民間與皇族共用吉日吉時所致(鬼月由來),盼替農曆7月正名。
台灣民俗文物館館長朱界陽指出,每逢農曆7月,民眾總有諸多忌諱,認為諸事不宜,但實況究竟為何(鬼月由來),卻少有人探究,決定予以考證,也有趣味發現。
副館長顏榮豐說,考證不少古時經典,包括詩經描述7月,未找到有不祥之兆記載;梁武帝時設盂蘭盆齋,自此後民間普遍在7月15設盂蘭盆齋為孝親之供,到唐代仍沿襲;到宋朝為止,未曾查見到7月是鬼月的記載(鬼月由來)。
那究竟7月從何時變成不祥之月的說法,顏榮豐說,查到「黃紹年氏」記有元末明初,朱洪武(朱元璋 )軍師劉伯溫獻計,在7月叫許多人扮道士向各州縣散播天將降大災等訊息,應是7月不祥之月的由來(鬼月由來 )。
141845
鬼月由來 朱元璋軍師劉伯溫獻計
朱元璋搞"鬼"! 7月諸事大吉
鬼月到,基隆老大公廟起燈腳,農曆七月一號、是傳統習俗當中、鬼門開的日子,各地都有相關的活動。其中、已經有157年歷史的基隆中元祭 ­、按照往例在在老大公廟、舉辦「開龕門」的儀式、迎接
好兄弟到人間來接受供奉。
誦經、祝禱,進行完古禮祭祀後,廟方人員取出錦盒中的鑰匙,等吉時一到,正式開啟老大公廟龕門。
信徒們擺了滿桌的貢品,並手拿的清香,誠心祭拜,還有人點起一根一根的香煙,要來請好兄弟抽煙。
傳承了157年開龕門儀式,其實是源自於清代漳泉械鬥,當時漳州和泉州兩方的移民,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相互械鬥,犧牲上百人,最後雙方協商,以賽陣頭取代打破頭的方式來較 ­勁,同時決定在每年農曆七月,以普渡儀式來祭祀亡魂,演變至今,成為了基隆每年最重要的民俗慶典。
不過這樣傳統中元祭,隨著世代交替,卻也逐漸面臨到傳承不易的問題。
在農曆七月一號鬼門開後,將會舉辦為期一整個月的中元普渡、放水燈等儀式,來宴請好兄弟,除了要祈求在鬼月能平安,更希望能讓特有台灣文化,持續傳承下去。"
在七爺八爺的帶領下,新竹的都城煌廟,鬼門關開了,也陸續展開了一連串的祈福活動。這個千人上枷鎖儀式,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好開心。把紙做的枷鎖套在身上,是要抓去關嗎?連小朋友都不放過,怎麼這麼奇怪?喔,不是啦,原來在民間習俗裡,這樣可以消災解厄保平安,看的旁邊的老外好新奇,相機快門停不下來。
141846
再來看到基隆的老大公廟,信徒擠滿了廟宇,鮮花素果擺滿桌,個個披上紅緞帶,虔誠祈福。拿起紅色結繩準備開門迎接鬼月來臨,就這樣鬼門開囉,把結繩綁在鑰匙上討討喜氣。但說真的,鬼月也沒那麼可怕啦。因為在古代,農曆七月本來是祭祖好日,但明太祖朱元璋「嫁禍於鬼」,刻意散佈它是不祥之月,不讓民間和皇族共用吉日吉時,才有這樣的由來。
其實,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就不怕鬼敲門,農曆七月一樣可以平安渡過嘛。
引用自:朱元璋搞"鬼"! 7月諸事大吉
GWSh1Xbwzs4&feature=player_embedded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