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key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5-19 08:16

北京將發行土地儲備債權 七大保險公司聯合認購

北京公布名為“藍德計劃”的債券投資計劃,七家保險公司簽訂總金額高達700-800億元的債權投資計劃,北京儲備開發計劃攪動投資市場。
綜合媒體5月19日報導,事實上,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早於2010年12月份就啟動名為“藍德計劃(LAND)”的債券投資計劃,即北京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與太保、國壽、平安、人保等國內七家保險公司簽訂的總金額或高達700-800億元的債權投資計劃。
5月18日,一家參與其中的評級公司人士透露,目前相關保險公司、評級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都已經進場,靜待第一批高達100億元債權發行計劃破土。
“預計保監會的審批會加快。”上述評級公司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是保險公司常見的基礎設施債權投資產品,只不過標的首次對準了土地儲備。”
2009年1000億,2010年2700億,2011年1000億元。短短三年時間,北京市土地儲備開發投資的一起一落,折射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一冷一熱。而進入2011年備受賣地難掣肘的各地土地儲備中心,包括北京市的土儲機構已在悄然布局。
就在5月17日,北京市國土局最新公布的《2011年土地儲備開發計劃》(下稱《計劃》)中,1000億的年度土地儲備開發投資計劃終於塵埃落定;但與年初制定的規劃相比,在拓寬土地儲備融資渠道表述上,措辭已進行了微妙調整——由“加強對土地儲備資金使用的監管”,悄然調整為“北京將探索土地債券等融資模式”。
“土地債券”甫一提出,立即遭到業內的追捧。國家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師吳志峰公開表示:“北京準備搞土地儲備債券融資,是實行土地資產證券化的一種方式,使土地開發超越銀行貸款單一來源,地方政府融資渠道多元化,這是積極意義。”
不過,真實的進展距離土地資產證券化尚遠。現實問題是,在商業銀行銀根收緊的背景下,誰來為不斷膨脹的地方政府輸送彈藥?各地地方政府紛紛將目光對準了去年9月份不動產投資開閘的保險公司。
“險資規模龐大,作為基礎設施的資金來源有明顯的優勢,包括能提供持續穩定的長期資金支持、不易受到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等。”一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分析,據他了解,不僅是北京市,其他一些地方政府土地儲備中心也正在想法設法引入保險資金。
18日,一位參與此事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該計劃從2010年開始籌備,代號為藍德計劃(LAND),由於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牽頭,國壽、人保、華泰、泰康、平安、太平等6家保險資產管理共同參與,其私募債發行主體便是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旗下的北京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
根據此前已公開的信息,上述項目分為兩期,首期原計劃於今年4月底啟動,兩期涉及金額共計700億-800億左右。在具體投資方式上,以北京市的土地儲備為抵押,按基礎設施債權投資的方式進行運作。即七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債權投資計劃,將保險資金輸送給北京土地儲備整理中心,其資金主要用於一級土地市場拆遷、管線建設和道路建設等。
在還款來源上,與土地儲備貸款相似,土地出讓金是其主要還款來源。此外,盡管此前有媒體報導,該債權投資計劃將用於保障房建設,但上述評級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該項目只參與土地前期整理,不參與后面的二級市場開發,因此與保障房沒有直接的聯系。
而在資金來源上,將由太保牽頭,除了上述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外,其他保險公司也可認購。額度分配原則是,規模決定論,即根據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資產規模按比例分配,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拿到額度后,再分配給保險業其他公司。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番聚集七家保險巨頭的債權發行計劃,既不同於城投公司發行的企業債,又不同於國外流行的市政債,更類似於近期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推出的私募債。
按照保監會相關規定,“投資債權投資計劃的余額,人壽保險公司一般不超過上季末總資產的6%,財產保險公司一般不超過上季末總資產的4%”。
產品期限設計上,藍德計劃類似於此前公布的“平安——城投控股保障性住房項目債權投資計劃”,債權計劃期限為7年,最後約定在五年期貸款利率的基礎上下浮11%,按季結息付息。
目前,5年期貸款利率為6.65%,下浮11%,這一條件要優於同類型貸款,在銀根緊縮背景下,目前即便中長期貸款,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的現象也頗為少見,況且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記者了解,銀監會已對土地儲備貸款集中到期風險做出風險提示。
在上述評級公司人士看來,此次債權發行計劃類似於平安資產與上海城投簽訂的保障房投資計劃,而至於為何選擇私募方式,他認為,北京土地儲備中心是一家事業單位,可能不大適合公募債券發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