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4-07 07:01

陳泰銘與KKR收購 國巨將下市

【經濟日報╱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2011.04.07 03:58 am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個人與私募基金KKR新成立的遨睿投資,昨(6)日宣布以每股16.1元公開收購國巨,一旦達成100%收購,總規模將有467.8億元;完成收購後,國巨將會下市,創國內企業大股東收購自家公司後下市的首例。
新成立的遨睿投資,陳泰銘持股55%,KKR占45%。有併購大王之稱的陳泰銘,以自己新成立的小公司,公開收購自己創立的國巨,這種自己併自己的作法,讓市場耳目一新,也將成為併購教材的新案例。
國巨控有鋁質電解電容廠智寶、電感廠奇力新、晶片電阻廠旺詮等三家公司股權,市場估算,遨睿若完成100%收購,未來KKR可藉由對遨睿持股45%,以最多210.5億元的資金,掌握國巨集團超過500億元的效益。
國巨在2007年透過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引進KKR做為策略股東,當時設定的持有年限為七年,在完成收購後,KKR持有ECB期限可提早結束。自去年底起,市場即傳出KKR有意提早轉換ECB為持股,這次雙方合作收購國巨,令市場震撼。遨睿的公開收購價為每股16.1元,相較於1日收盤價14.1元,溢價幅度約14.2%,昨日帶動股價漲停鎖死,追價買單超過8.6萬張。但以昨日收盤價15.05元計算,溢價空間剩不到7%。
由於遨睿訂出的收購門檻,要完成股權過半後,收購案才會成立。陳泰銘及其家族和KKR持有國巨股權34.3%,以KKR完成轉換後的稀釋股本約290億元計算,遨睿後續必須再收購15.7%股權、大約45.53萬張,才會達成最低收購門檻。
但市場也傳出,陳泰銘可以掌握的已達45%股權,再收購5%即可越過門檻。
代表遨睿的財務顧問瑞銀表示,完成收購下市的目的,是為了讓經營團隊專注在長期經營策略上,不必因追求每季的獲利而有違長期目標。
由於國巨的股東多達12.8萬戶,國巨應證交所要求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代理發言人顏榮崑出席。他表示,國巨的管理階層都是「早上看報紙才知道收購案」,中午12時左右收到遨睿的公開收購書後,下午臨時召開董事,且無異議通過委由第三方進行評估。預定下周二再度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接受收購條件。
併購大王出手… 失眠一周
有「併購大王」之稱的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為了這個重大決定,他已經整整失眠一周。
他在昨(6)日臨時董事會上有一番感性談話,他強調,這是一個他很不願意下的重大決定,過去一周,他都處於失眠的狀態。
他說,他的生活還過得去,沒必要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但這次的決定是希望藉由調整讓國巨達到更好的境界。以他個人名義寫給員工的公開信,強調遨睿收購國巨後,他個人與家族仍將持股55%,他將繼續領導公司的方向與策略。
自1994年以來,國巨陸續併購或入主國內外企業多達11家,順利且快速站上全球第一大電阻廠、第三大積層陶瓷電容(MLCC)廠之位置,也讓外界對陳泰銘冠以「併購大王」的封號。這次併購大王再出手,併的卻是自己一手創立的國巨,還要在掛牌上市近18年後下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