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生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3-15 15:27

判斷輻射危機 專家提疏散徵兆

〔中央社〕日本首相菅直人今天警告,2座反應爐相繼爆炸後,核電廠附近的輻射數值飆高,並說輻射外洩的風險「相當高」。專家表示,能從諸多徵兆判斷事態是否失去控制,提早進行疏散。
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反應爐今晨發生爆炸,是遭地震損毀的這座核電廠4天來第3次爆炸,日相菅直人(Naoto Kan)召開記者會,要求日本民眾保持冷靜。
福島第一核電廠11日遭地震和海嘯襲擊後,造成停電,損毀冷卻系統,迄今1號,2號和3號機發生氫爆,4號機發生火災。
菅直人召開記者會,指出福島核電廠幅射外洩升高,要求周邊20公里內的居民避難,20公里至30公里內的居民在家避難(不要外出)。
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表示,幅射量「已達危害人體標準」。
他表示,總計約800名的核電廠員工,已幾乎全數撤出核電廠,僅餘50人執行關鍵的冷卻作業。
他表示,截至昨日晚間,據信核電廠半徑20公里內,至少仍有500名居民滯留家中。
時事新聞報導,20公里內的避難民眾人數為21到22萬人,30公里內、在家避難的人數則約13萬6000人。
枝野先前表示,他無法排除3座問題反應爐發生核熔毀的可能性。
曾在新墨西哥市能源部實驗室工作的物理學家柏格隆(Kenneth Bergeron)表示,反應爐的氫氣飆高,是「事態失去控制的第一個徵兆」。另一個徵兆則是在核電廠外偵測到銫等放射性物質。
他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從氫釋放和核裂變的產物看來,這些核反應爐的燃料棒可能都已露出一段時間。」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今天表示,2號反應爐燃料棒已經有2.7公尺,也就是將近一半露出水面。
專家表示,若是反應爐的冷卻作業完全失敗,釋出的輻射可能對核電廠造成重大損害,並可能導致輻射滲入大氣和水中,引發大規模癌症和其他健康問題。但專家告訴CNN,上述情況發生機率相當低。
柏格隆表示,雖然燃料棒很可能已經受損,但「溫度需要更高」,才會讓燃料棒的濃稠鈾熔毀,因此當局和周遭居民還有時間準備。
他說:「我相信他們能從輻射外洩等諸多徵兆,判斷事態是否失去控制,來進行疏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