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1-03-05 19:22
四十七、法句譬喻經——述佛品
本帖最後由 曾經 於 14-06-09 15:52 編輯
Serenade de Schubert - Nana mouskouri
9qYBXfgX_A0?autoplay=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qYBXfgX_A0
四十七、法句譬喻經——述佛品
經文︰
『昔佛在摩竭提界、善勝道場、元吉樹下,德力降魔,坐自惟曰︰甘露法鼓,聞於三千,昔父王遣五人,供養麻米,執侍有勞,功報應敘。此五人者,在波羅奈國。
於是如來,從樹下起,相好嚴儀,明暉天地。威神震動,見者喜悅。至波羅奈國,未至中道,逢一梵志,名曰憂呼,辭親離家,求師學道。瞻睹尊妙,驚喜交集。下在道側,舉聲歎曰︰威靈感人,儀雅挺特,本事何師,乃得斯容?
佛為憂呼,而作頌曰︰
八正覺自得,無離無所染;愛盡破欲網,自然無師受;我行無師保,志獨無伴侶;積一得作佛,從是通聖道。
憂呼聞偈,悵惘不解。即問世尊,瞿曇如行?佛告梵志︰欲詣波羅奈國,擊甘露法鼓,轉無上法輪。三界眾聖,未曾有轉法輪,遷人入泥洹,如我今者也。憂呼大喜︰善哉善哉!如佛言者,願聞甘露,如應說法。
梵志揖已,即便過去。未到師所,於道路宿,至其夜半,卒便命終。佛以道眼,見其已終。愍傷之曰︰世間愚癡,謂命有常,見佛捨去,而獨喪亡。法鼓震動,而獨不聞。甘露滅苦,而獨不嘗。展轉五道,生死彌長。經歷劫數,何時得度?
佛已慈愍,而說偈言︰
見諦淨無穢,已度五道淵;佛出照世間,為除眾憂苦;得生人道難,生壽亦難得;世間有佛難,佛法難得聞。
佛說此偈時,空中五百天人,聞偈歡忻,皆得須陀洹道。』
白話解釋︰
『從前,佛陀在摩竭陀國、善勝精舍、菩提樹下,以佛神通力降伏破壞道心的魔軍之後,在座上思惟︰佛法之鼓,響徹大千世界,從前我的父王派遣五個侍者,在我雪山修道時,供養我芝麻稻米的生活需要,又為我執侍勞役,計算起來,他們對我的照顧,也應該到回饋他們的時候了。這五個人,現在在波羅奈舍衛國。
因此佛陀從樹下起身,威儀容貌莊嚴,光照天地,神威震人,凡是看到佛陀的人,都會湧出無限的喜悅。
佛陀至波羅奈國途中,還未走到一半,就遇到一位梵志,名字叫憂呼,此人辭別父母,離家求師學道;他看到世尊莊嚴美妙,無限欽慕,而且驚喜交集,退到路邊,大聲讚歎說︰哦!聖者!您的威神慈祥的莊嚴相,如此感人,您如此優雅挺拔出群,是跟何人為師學道,才有這一副巍巍聖者的相貌啊?
佛陀聽後,就為憂呼作了一首偈︰
由我自悟八正道,不離不染多自在,欲愛已盡破塵網,我修佛道無師授。
我生行持無師保,樂於獨居無道侶,專志一心能作佛,從此通向聖者道!
憂呼聽了這首偈之後,還是惘然不解,就問世尊現在要到何處去?
佛陀向憂呼梵志說︰我要到舍衛國去,擊大法鼓,轉無上佛法之法輪。三界之內的聖賢,從來沒有像我今天這樣的傳道人,為眾生傳授解脫生死大道,使人得涅槃樂。
憂呼非常歡喜說︰太好了!太好了!正如您世尊所說,我也想聽什麼叫做佛法,讓我滋潤一下,但是,我還是要先走一步,來日一定去聽您說法。
梵志向佛陀合掌告別,但是他還沒有尋找到明師之前,有一天在路邊露天而宿,當日半夜,便發病死了。
佛陀以道眼看到此人已死,非常感傷而說︰世間愚昧之人,都認為現在不會死,來日方長,誰知他見了佛陀卻擦身而過,又突然死亡了。當法鼓震動時,他聽不到,佛法的甘露能滅苦,他無福報品嘗,因此,使得他又投胎轉世在五道中,生死如長夜,這樣經過千劫萬年,不知何時才能得度苦海呢?
佛陀發出大慈悲心,說了下面的偈語︰
能見真諦心清淨,已度五道到生死海;佛陀出世照娑婆,為眾生故除眾苦。得生人道千萬難,生而長壽亦難得;生於世間遇佛難,佛法難聞莫錯過!
佛陀說了這首偈,空中五百位天人,聽偈之後,歡喜踊躍,皆得了佛道的初果!』
◎◎
開悟聖僧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四十二章經云︰『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得。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薩心難。既發菩薩心,無修無證難。』
《讀後感想》︰
昨日聽如嵩法師說︰「古代科學沒有現今發達,人們看到的月亮比星星大很多,如果你告訴他們︰星星比月亮大。沒有一個人會相信你的,因為他們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明明是月亮比較大。」
現今科學雖較古時候發達,但還是無法證明許多事。
佛告訴世人︰有西方極樂世界,有六道輪迴,靈性是不死的…。
除了有宗教信仰者外,相信很多人是不相信或半信半疑的。
世人無神通,無法見到自己生生世世的輪迴,所能看到的只是這一世。
佛陀見到了輪迴之苦,發慈悲心欲解救人們脫離無止盡的生死苦海。
只要您相信,並誠心唸 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臨終時就可藉助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生命是無常且不長,轉眼即過,宜把握今生得人身、今生聞佛法之難得機會,為自己的來世尋求永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