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88 發達公司總經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3-01 10:01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有錢人與窮人想法的差別:
(一)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窮人選擇扮演受害者角色,受害者的三大特徵:責怪、找藉口、抱怨。)
(二)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三)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窮人一直想著要變有錢。
(四)有錢人想得很大,窮人想得很小。
(五)有錢人專注於機會,窮人專注於障礙。(窮人會想辦法避免麻煩,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你要成長,讓自己大於一切的問題。)
(六)有錢人欣賞其他有錢人和成功人士,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七)有錢人與積極的成功人士交往,窮人與消極的人或不成功的人交往。
(八)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
(九)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
(十)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窮人是差勁的接受者。
(十一)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報酬,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報酬。
(十二)有錢人想著「如何兩者都要?」;窮人想著「如何二者選一?」。
(十三)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十四)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
(十五)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窮人辛苦工作賺錢。(窮人工作賺錢,是為了今天;有錢人工作賺錢後用錢投資,是為了未來。)
(十六)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的行動。
(十七)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若我們繼續做你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在做的事,你就會繼續得到你一直以來所得到的東西;有錢人會向比自己更有錢的人請教,窮人則向朋友尋求建議,但朋友跟他一樣窮。)
觀念,決定你是富爸爸或窮爸爸?
富爸爸與窮爸爸的理財相論
當一個人重要的資產--房子,變成一生丟不掉的負債後,資產已不再是資產,反而成為致富的包袱。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問市後,傳統的投資、財富認知與觀念,已面臨衝擊與挑戰,要成為新世紀的富爸爸,應及時調整投資理財觀念,才能在變化萬千的錢潮中成為贏家。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自1999年在美國上市後,便刮起一陣超級旋風,不僅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寶座數月,更成為亞馬遜網路書店排行榜首,這股如何成為富爸爸的熱潮更迅速吹向全球各地。台灣在去年9月引進《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後,也同樣造成轟動,成為學習致富的寶典。
該書能夠在各地造成震撼,主要是富爸爸顛覆了傳統的理財觀念,披露成為富爸爸的要訣,尤其兩位爸爸對立的觀念,更造就出不同的結果。擁有高學歷的窮爸爸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謹守本分、努力工作,但終其一生還是兩袖清風。而富爸爸雖沒有高學歷,但卻突破傳統對資產認知的觀念,加上不斷學習致富方法與累積投資經驗,縱使曾經破產過,但終究成為名副其實的富爸爸。
窮爸爸、富爸爸,對金錢觀念完全不同
本書作者羅勃特˙T˙清崎有兩位爸爸,這兩位爸爸對金錢、理財、工作、消費等觀念截然不同。羅勃特的親生爸爸在夏威夷教育部任職,但缺乏投資觀念,一生中不斷在財務泥沼中掙扎,死後只留下一些待付的帳單,另一位則是朋友的爸爸,透過不斷地投資而累積財富,死後為慈善機構、家人留下鉅額遺產。
作者在九歲時就在富爸爸與窮爸爸對立的思想中摸索,最後決定向朋友的爸爸學習賺錢之道,在富爸爸不斷灌輸顛覆傳統的理財觀念後,決定不做金錢的奴隸,羅勃特最終成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並在47歲時正式退休,成為新一代快樂的富爸爸,作者以他個人成長與實踐的親身經驗,打動不少為人父母讀者的心。
對立觀念1.對錢的認知不同
窮爸爸對錢的認知是,貪婪是一切罪惡的起源,凡事只求知足、量入為出,但卻在創造財富的道路上毫無成果。富爸爸對金錢的觀念可就完全不一樣,他認為貧困才容易造成犯罪,因此需要運用投資、創業管道累積財富,而投資雖會有失敗或破產的風險,但只要從中記取教訓,最終還是可以獲得財富;但若不投資,造成的貪窮卻是永遠無法改變。
對立觀念2.對支出的觀點不同
兩位爸爸對支出的觀念也完全相反,當孩子想要購買某項高價物品或其他支出時,窮爸爸總是以我付不起為理由,直接打消支出的念頭。但富爸爸卻會想:我要如何做才付得起?進而動腦筋開闢財源,讓消費成為激勵自己努力掙錢的動力。
對立觀念3.對理財的觀點不同
窮爸爸完全沒有理財觀念,而且自認對錢沒有興趣,終其一生也不曾富有過。但富爸爸對投資理財的態度卻相當積極,不僅有積極賺錢的意念,並不斷藉由學習管道提高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透過不斷地投資,掌握金錢、創造財富。
對立觀念4.賺錢方法不同
兩位爸爸賺錢的方法完全不同,窮爸爸的賺錢方法是靠良好的教育,找到高薪的工作,並一步一步順著工作的梯子往上爬,單純地靠薪水收入維生。但富爸爸卻認為應該在生活中不斷學習理財知識,靠理財知識來用錢賺錢。
對立觀念5.對待錢的態度不同
窮爸爸一生只為錢、也可以說是為了一份薪水在工作,態度被動,因此常常說自己是個窮人,只希望藉由努力工作讓自己成為好職員,並靠著加薪來增加收入,因此所有收入的唯一途徑就是薪水。富爸爸則對錢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一直思考如何讓錢為他工作,也就是認為必須透過積極的創業、投資,來增加財富。
對立觀念6.對資產的定義不同
富爸爸顛覆了資產觀念,並打破一般人努力工作,存錢、買房子、付房貸的觀念。富爸爸認為,一有錢就買房子雖然增加了新資產,但隨後帶來的長期房貸壓力,卻是短期付不完的負債。如果資產演變成了負債,還不如先將資金運用在投資上,創造更多的財富,待累積足夠的金錢,再購買房子、車子等奢侈品犒賞自己。
以往中國人的固有觀念是「有土斯有才」。而這本書卻強力的推翻了中國人固有的觀念,中國人總是認為有土地及房子就是財富的象徵,但在這本書的論點中,這些卻是造成了你要一輩子為錢工作的最大原因
學過會計的讀者們,對於資產及負債的定義都多所了解,而本書卻顛覆了一般會計的認定-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而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作者的這種認定卻是本書的最精華所在。此外作者還提出了「先支付自己」的這種觀念,雖然這不是他首先提出,但也給我很大的感受,讓我想要在生活中應證這個觀點
作者一直在書中不斷的強調不要為錢工作,而是要錢為自己工作,這雖是一句簡單的話,但是真的要實行還是有其難度,首先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財商,而作者有幸於九歲時就得應於富爸爸的教導,能夠財商充足而使財富不斷的增加,同時對於現在財商不足,又已經陷入為錢工作情況下,又想如何跳脫這個環境的讀者,提供了他個人成功的建議,這看來還不錯
書名「富爸爸,窮爸爸」其實就說明了事情其實是具有一體兩面的,窮爸爸要作者好好的讀書,以便於日後依循他的道路而找個好工作,但他卻是每月的薪水所剩無幾;但富爸爸卻要作者不斷的去學習及嚐試,而他日後成為成功的商人,所以看待一件事時,總要多方的探究,才能找到最適合於自己的方法
PART Ⅰ 一切可行:從窮人到富人的許可證
窮人學習為了飯碗;富人學習為了力量
窮人把責任當作累贅;富人把責任看作動力
窮人靠斷自己的脊樑;富人走出自己的前途
窮人看不到希望就放棄;富人看不到希望就準備
窮人把一個行業做砸才跳槽;富人把一個行業做透才跳槽
窮人等待機會;富人製造機會
PART Ⅱ 信用無價:從窮人到富人的身份證
窮人忍受天災;富人難耐人禍
窮人因循守舊;富人打破常規
窮人安於貧窮;富人渴望富有
窮人把機會當作石頭;富人把機會當作璞玉
窮人樂於挖井;富人善於修路
窮人只能把自己做死;富人只願把自己做大
PART Ⅲ 審時度勢:從窮人到富人的駕駛證
窮人被別人經營;富人去經營別人
窮人在乎賺錢的多少;富人在乎賺錢的方法
窮人選擇走死路;富人選擇走活路
窮人要的是小而康;富人要的是大而豪
窮人會糟蹋錢;富人會使用錢
PART Ⅳ 膽識過人:從窮人到富人的健康證
窮人想改變生活;富人想改變命運
窮人只明白賭的目的;富人能掌握賭的規律
窮人怕鬥;富人敢鬥
PART Ⅴ 永不言敗:從窮人到富人的資格證
窮人會錯一世放縱一世;富人會錯一時放縱一時
窮人失敗後選擇放棄;富人失敗後選擇重來
窮人摔個跤會摔暈頭腦;富人摔個跤會摔出膽量
窮人只甘心走一個點;富人總想多走幾個圈
窮人善於嘲笑別人;富人善於證明自己
PART Ⅵ 經營細節:從窮人到富人的工作證
窮有多種原因;富有多條途徑
窮人知道保位子;富人知道換位置
窮人經商,經營的是自己的帳本;富人經商,經營的是自己的人品
窮人喜歡富人的樣子;富人堅持窮人的生活
窮人失敗後找藉口;富人失敗後找原因
窮人做無規則遊戲;富人做有規則遊戲
窮人在逆境中看到的是死亡;富人在逆境中看到的是希望
窮人有錢社會受害;富人有錢社會受益
PART Ⅶ 超前規劃:從窮人到富人的通行證
窮人害怕麻煩;富人轉換麻煩
窮人把身家賭在一根稻草上;富人把命運攥在自己的手裏
窮人拄別人賞賜的拐杖;富人發現自己的門與路
窮人認為錢在富人的手裏;富人認為錢在窮人的手裏
窮人能看一寸;富人能看一丈
PART Ⅷ 野心勃勃:從窮人到富人的出生證
窮人賺錢為了消費;富人賺錢為了證明
窮人有揮霍財富的習慣;富人有發現財富的習慣
窮人妥協俗人的操縱;富人堅定自己的選擇
窮人用別人判斷證明自己是對的;富人用最後結果證明自己是對的
你會發現那些獲得90%財富的10%的人與僅獲得10%財富的90%的人之間的差異並非在於投資物件的不同,而是他們的思維有異。
1. 大多數投資者會說:「不要冒險。」而富有的投資者卻恰恰在尋找那些被一般人認為是﹁冒險﹂的機會。
2. 大多數人強調「多樣化」,而富有的投資者卻喜歡專心一意。
3. 普通投資者盡力將債務減至最少,而富有的投資者卻增加對他有利的好債務。
4. 普通投資者盡量削減開支,而富有的投資者卻知道如何藉由增加開支使他們變得更富有。
5. 普通投資者擁有工作,而富有的投資者創造工作。
6. 普通投資者拚命工作,富有的投資者工作得愈來愈少,財富卻愈來愈多。
1.破產只是暫時的,貧窮卻是永恆的,想要成為富人,心態上要先把自己當成富人,不論其實質經濟狀況如何.
2.資產是能夠幫你把錢放進口袋的事物,負債是會把你的錢從口袋抽出的事物
3.致富的關鍵就在於能否不斷的把資源(時間與金錢)投入資產,又產出更多的資源,變成一種循環
4.要讓金錢為你工作,而不是為金錢工作
5.額外的支出要想辦法用額外的的收入來抵付,儘量不要動用到自身的資產
6.工作的意義與精神在於取得技術,資源,讓自己能夠獨當一面
7.成功致富與努力工作,辛勤付出並無絕對關係.
8.
乾坤大挪移,化別人的力量為己用
9.要有錢,要先喜歡錢
10.傻瓜工作者的迷思--因為老闆不肯加薪,所以不願付出更多
聰明工作者的想法--為了可以成為老闆,所以更要加倍付出
11.運用企業資源,可以有效節稅.
※有錢人是先相信再看見,窮人是先看到再相信.
看到一篇夥伴的文章寫的真好~
這世上90%的人是平常人..只有10%的人想的和別人不一樣..而90%的人在遇到好的機會時選擇觀望, 因為他們不相信世界上有這麼好的事, 而等到別人賺錢時進場的時機, 機會已經過了~~
就像如果你參加大學入學考, 有一題考題超簡單..你卻反而不敢選..因為不相信會這麼簡單一樣~
" 有錢人是先相信再看見,窮人是先看到再相信"
不過要記住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任何一份工作都是需要付出的喔!
"純資本運作"只是讓你有個機會在2~3年能一圓夢想
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而不是領死薪水..引用:
在此,我覺得將適合 此事業的人分作3類:
1. 非常喜歡旅遊的人,一年出國2次以上或頻繁的國內旅遊
=>包含 A. 很要求住宿品質的人B. 想提升住宿品質的人
2. 想賺外快的人,只有些微時間可以經營,會較久才領到獎金,但只要有做一定領的到
3. 想賺大錢的人,用心經營,相信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讓您滿意
有錢人做的事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我們要學有錢人的思考、行為
這是很簡單的動作,所以我們一定可以賺到錢!!!!!
郭台銘在年輕時也有過投資失敗,賠了好幾百萬,他跟他前妻的家人借了200萬的錢
只做了一件事,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運用這筆錢?
他拿去佈了一個聚寶盤,因為他相信佈了就會成功,於是他成功了
=> 有錢人是先相信再看見,窮人是先看到再相信
你要當什麼人呢?
很抱歉,「我沒有錢」實在不成理由.請問你什麼時候才會有錢?
一年後,兩年後,還是五年後,你會跟現在有什麼不同嗎?不會!
幾年後你還是會說同樣的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