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2-31 13:48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
39.打炒匯巨鱷央行祭重砲
中央銀行打擊熱錢再祭新法,央行昨在理監事會議後,除了宣布調高利率外,再對熱錢提出最新的辦法。對炒匯外資的新台幣活期存款提高準備金要求到9成,以加重匯市大鱷的炒作成本。
金管會也同時成立專案小組,結合證期局、檢查局和證交所,隨時進入外匯保管銀行徹查異常外資帳戶,顯示央行對阻止外資流入的決心。
央行昨天的理事會決議,針對外資自明年1月1日新存入金融機構的新台幣活期存款,保管銀行需要計提90%的準備金,未調整前準備率為9.775%。
至於未超過99年12月30日餘額部分的準備率為25%。央行對此準備金乙戶金額全部不給付利息。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外匯保管銀行將因不符管理成本,會對此存款部位反過來向外資戶收取「罰款」(penalty)。
此項新規定,顯然加重短期熱錢炒作新台幣的成本,亦是一種間接的熱錢稅,成為繼本週稍早限縮金融機構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及新台幣選擇權的承作比重降至1/5,進一步打壓炒匯熱錢。作法上,也較韓國、印尼近日針對外資的外幣存款調高準備金和外匯NDF限縮,都來的積極。
40.升息一個月後 股市皆上漲
昨(30)日央行理監事會議,決議調升利率半碼,法人認為,升息幅度並沒有超出預期,股市已先行反映,短線需防這波漲多的壽險等金融股利多鈍化暫時休兵。但因央行明年仍朝逐季升息的趨勢,因此中長線仍利於金融股。
若對照今年以來前二次央行升息對股市的連動影響,前二次在升息後隔日、一周的股市表現,漲跌不一,倒是升息一個月後,股市都上漲。
群益投信國內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央行今年以來升息的宣示意味大於實質意義,主要是國內目前利率水準偏低,在外流動資金多,形成資金氾濫的情況,且目前房市仍熱,升息有抑制房市投機性過熱的宣示,但以僅升息半碼的幅度來看,對房市基本面尚不會有明顯影響。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則表示,央行此次升息半碼,符合多數人預期,需防這波搶先上漲的金融股出現利多鈍化的震盪走勢。不過,由於央行同時宣佈的購屋貸款及土建融政策不如市場預期的嚴厲,有機會讓市場資金由金融、壽險相關個股,伺機轉向營建、資產股。
41.升息半碼 受惠股看俏
央行昨(30)日理監事會議決議調升利率半碼,這是今年6月24日以來第三度升息。對照前二次升息後一周,台股漲跌各半。投資專家認為,資產、金融股可望受惠,包括黑松、士電、南港、中壽、中信金等12檔近5日法人淨買超股,值得關注。
根據摩根富林明投信整理,2009年之後台股受惠低利率環境的推升,由資金行情帶動指數一路走揚,而隨著景氣好轉,央行於6月、9月兩度升息,台股自首度升息至今上漲17.37%,其中,金融股自6月升息以來累積漲幅更高達26.24%,大幅領先大盤與電子指數。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今年已有多個國家啟動升息循環,並多半集中在亞洲國家,顯示景氣仍持續好轉,經濟基本面復甦明確。葉鴻儒分析,近期資金明顯由電子股轉移至金融股身上,金融指數近期創下兩年半來新高,且29日佔大盤成交比重來到28%,亦為2008年1月16日以來最高佔比,反應出隨兩岸開放與ECFA簽署,台股面臨結構性的調整,今年來傳產、金融股表現轉強,更因明年度登陸設分行的題材,在獲利可望大幅提升,評價仍偏低的金融股想像題材大增。
連日大漲的金融股儘管面臨部分個股先行獲利了結拉回,但昨日整體成交量仍佔大盤比重25%,未來多頭格局有望延續。再者,伴隨雙率雙升,與內需相關的資產、營建、及握有龐大資產的紡織等族群,可望持續獲買盤青睞。包括士電、南港、興富發等,近5日三大法人仍淨買超,可留意。
42.人民幣連3天突破匯改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30)日不改升值之勢,即期匯價盤中直接叩關6.6元,後在人行力守下,即期價比前個交易日大漲204個基點,報收在6.6008元,不但「連8漲」,且連續3天突破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昨天人民幣中間價為6.6229元,雖維持小升格局,但因外界預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明年元月訪美之前,人行將放寬人民幣升值幅度,因此市場放空美元,大量買入人民幣,才會讓中間價和即期價走勢「不同調」,2者差距高達221個基點。
路透引述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看法,認為在目前物價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中國可能利用人民幣升值來對沖通膨壓力。但他也說,由於目前的通膨主因還是中國國內的因素,輸入性通膨壓力尚不明顯,因此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的作用可能有限。
法新社報導,根據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最新公布的外交密電,前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曾告訴美國官員,人民幣今年的升值幅度將為3%;2011年將會升值5%,但不會一次升足,而是逐步到位。從6月人行宣布匯改至昨天為止,人民幣中間價累計升幅已達到3.08%。
43.百年國建 GDP目標4.82%
行政院會昨(30)日通過「中 華民國100年國家建設計畫」,明年總體經濟目標設定為經濟成長率(GDP)4.82%、失業率4.9%、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不超過2%;GDP國建目標比主計處預估的4.51%高出0.31個百分點。
經建會提出民國100年每人GDP以新台幣計算為60萬7,261元,不過換算每人美元GDP時,提出29、30 31元三種不同匯率計算,對此,央行總裁彭淮南認為不宜,建議簡報資料與國建計畫文本匯率數字最好一致,最後採單一匯率以30元計算,100年每人GDP為20,242美元。
彭淮南高度關切換算每人GDP匯率有無一致性,是否是擔心外界拿放大鏡揣測新台幣匯率走勢,頗耐尋味。不過,官員說,過去國建計畫計算每人美元GDP都只用一個數字,不會採用三種匯率計算。
行政院會昨日通過經建會提出的民國100年總體經濟目標設定為經濟成長率4.82%,比主計處預估的4.51%要高出0.31個百分點。
劉憶如坦承,4.82%是相當大挑戰,因明年全球經濟力道減緩,加上歐洲主權債信危機,還有工業國家失業率問題及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等不確定因素等風險存在。
經建會將從三方面著手達成目標。一、提振民間投資,包括加速全球招商、強化十大重點服務業,逐步鬆綁陸資來台投資,加強者更及地方開發,規劃推動「產業有家、家有產業」區域產業發展。100年經建會設定公共支出名目金額為2兆3,990億元。
二、擴大民間消費,劉憶如說,投資擴增可帶動就業增加及薪資提升,透過觀光客來台也可帶動民間消費,明年建國百年系列慶祝也可帶動效益,明年設定民間消費成長3.52%。
三、拓展出口,觀光旅客增加將帶動服務輸出增加,加速擴展新興國家內需市場,擴大與亞洲區域內貿易,而美國減稅刺激內需並帶動台灣出口。
44.正新砸 300億 產能增70%
正新橡膠(2105)總經理陳榮華指出,大陸是全球最大的轎車製造國與消費國,加上高速公路不斷擴建,為轎車胎修補市場帶動龐大商機,籌設中的正新廈門新廠,將首度生產「正新」品牌轎車胎,主攻大陸修補市場,預計明年第3季量產,日產能達2.6萬條。
陳榮華同時表示,為搶攻全球、尤其是中國轎車胎市場,明年起陸續砸下300億元,打造大陸重慶、廈門及台灣斗六廠等三座新廠,加上現有台灣廠、泰國廠、昆山廠,轎車胎日產能將從目前10萬條,提高至17萬條,日產能大增70%。
陳榮華表示,正新以往轎車胎以「瑪吉斯MAXXIS」為品牌,但考量中國民眾習慣購買中文品牌產品,「正新」輪胎品牌在大陸已有自行車、機車、卡車等車胎,就獨缺轎車胎,「廈門新廠明年一旦完工投產,正新在中國的輪胎產品線將更為完整」,對正新意義重大。
45.國喬Q4獲利躍進 估季增35%
第4季SM報價持穩走揚,帶動利差放大,加計ABS持穩豐收,國喬(1312)第4季獲利無懼歲修產能干擾,逆勢加速衝刺。法人推估,國喬10、11月稅前盈餘均達3億元水準,2個月合計獲利逼近第3季6.29億元水準,12月營運持穩,第4季獲利預估季增35%,全年EPS上看2.4元、2.5元水準。
國喬昨(30)日股價帶量突破20元關卡,以20.7元收紅,漲幅4.81%,創2000年8月來新高,成交張數暴增達24,250張,比前一交易日激增1.78倍之多。三大法人近四日買超國喬6,825張,其中投信連四買超達4,581張。
國喬今年因汽電共生效益發揮,一年約可減少3,000萬到4,000萬元成本,增添SM營運利基。
受惠ABS需求活絡,苯價攀揚成本支撐,SM現貨報價延續高檔態勢,10、11月SM每噸價差空間約170美元至200美元,加計ABS行情活絡,及轉投資收益貢獻,法人推估,國喬單月獲利均有3億元水準;第4季獲利約8.5億元至9億元,季增35%至40%。
國喬、奇美合作的大陸ABS廠,前3季對國喬收益貢獻近9億元,每股貢獻已逾1元水準,加計國喬台灣ABS廠收益,今年兩岸ABS廠營運收益貢獻可望突破15億元。明年SM需求成長可望於產能增加,增添營運利多。
46.S.M.A.R.T明年最亮眼
華南投顧看好明年台股持續上攻,智慧手機、多媒體、蘋果概念股、再生能源及觸控面板這五大電子次產業族群(S.M.A.R.T),明年最具業績成長題材,包含宏達電(2498)凌耀(3582)、勝華(2384)、宸鴻(3673)等15檔可關注。
華南投顧分析,今年基期墊高後,明年GDP成長率將明顯趨緩,但ECFA效應逐步發揮,預期投資及外銷貿易都將受到激勵,台灣經濟發展基本可望獲得支撐。要注意是美股持續維持在高檔榮景,但是實質經濟層面各項相關數據並無有效改善,純粹是QE2增加大量資金所造成股市走揚。
華南投顧表示,明年台股可望是精彩的一年,包含資金面持續充沛支撐國際股市,加上明年正逢總統大選前一年,以歷次總統大選前一年台股多數都上漲,包含民國88年上漲32%,民國92年上漲32%,民國96年上漲9%,只有民國84年由於當時逢兩國論引發中國發動文攻武嚇,衝擊當年指數逆勢下挫27%,以此來看,明年台股走多頭機會相當大,可能逐季走高。不過,如果元月指數急漲甚至上攻到萬點,將影響行情回檔整理到第2季,下半年3、4季才有機會再轉強。
華南投顧看好明年五大電子次產業類股(S.M.A.R.T),包含智慧手機(S)看好感測元件的凌耀(3582)、功率放大器相關的全新(2455)、璟德(3152)、宏達電(2498);多媒體(M)看好LTE泰藝電(8289)、KY安瑞(3664)、USB3.0、BIOS的智原(3035)、系微(6231);蘋果概念股(A)看好緯創(3231)、可成(2474);再生能源(R)看好綠能(3519)、中碳(1723);觸控面板(T)看好宸鴻(3673)、勝華(2384)、臺龍(6246)等。
47.奇美電擬Q4提列歐盟罰款
國內面板大廠奇美電(3481)先前遭歐盟以聯合壟斷面板價格、罰款3億歐元一事,可能在今年第4季先進行提列準備,再持續進行訴訟以討回或是讓罰金得以降低。
不過,由於提列巨額賠償金,將使奇美電第4季虧損金額大增,市場估計,奇美電今年恐出現每股約1元的虧損。業內人士指出,以歐盟違反市場競爭的過去案例來看,通常廠商必須先付錢再進行協商與相關訴訟,奇美電必須先準備新台幣約120億元的罰金提列,然後再設法與歐盟交涉,希望可以降低罰金,以期讓廠商的面板業務可以繼續進行而不受阻撓。對此,據了解奇美電目前仍在與相關部門及會計師、律師進行相關的內部討論。
法人估計,雖然奇美電上半年獲利不錯,但是第3季已經轉虧36億元、累計前3季稅後淨利約93億元,若加上這項罰金提列可能會使奇美電第4季單季虧損超過150億元,全年亦將轉虧70億元左右,全年每股稅後虧損估達1元。
48.億光 否認導線架出包謠言
市場傳言,LED封裝廠億光(2393)出貨給奇美電的LED因導線架有問題,不僅遭退貨同時億光還要賠償奇美電8千萬元。對此,億光生產事業群總經理劉邦言否認,指出導線架是相當成熟的產品,劉邦言認為這是外界造謠,並無退貨並賠償一事。
49.ITO玻璃吃緊 安可訂單無虞
ITO導電玻璃、薄膜廠安可光電(3615)總經理姜明君表示,受惠觸控面板的投射式電容對玻璃需求大增,目前已經看到ITO玻璃供貨吃緊的問題,現在更是訂單大於產能2-3成,預估2011年上半年ITO玻璃供貨狀況仍持續吃緊。
安可目前ITO玻璃的訂單滿載,產能利用率達到100%,以2吋基板計算現在ITO玻璃單月產能為100萬片,在客戶一直追加訂單下,安可2011年持續擴產,將增加2條線的產能,預計第3季時將擴產完畢,電容式ITO玻璃的產能擴增幅度達50%,月產能達150萬片。
50.勝華3.8億美元GDR獲准
勝華(2384)日前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將辦理現金增資參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發行股數為1.5至2.0億股,昨(30)日勝華公告指出,GDR總額約2.9億至3.87億美元(約新台幣87至116億元),已經取得金管會核准發行。
勝華為了大擴2011年中國東莞松山湖、台中、越南的觸控面板產能,加上布局未來OLED的生產線,勝華預期2011年資本支出將達300億元,增資後勝華股本將從129億元增加至149億元。
外界認為,受制於中國基本工資高漲,加上2010年年初勝華位在中國蘇州廠發生暴動事件,勝華近期計畫於越南設廠,預計新廠於2011年年底投產。
51.越峰 藍寶石題材前景佳
越峰(8121)受惠於藍寶石單晶出貨仍暢旺,轉投資台聚光電單月營收正式站上2億元大關,達到2.01億元,較10月份營收1.82億元大增10.4%,再創歷史新高紀錄,激勵股價昨日再攻漲停,終場股價上漲7.5元,以115.5元作收。
台聚光電藍寶石單晶出貨量持續拉升,新產能將於明年第2季開出,目前月產能為20萬毫米,明年底希望能達到40萬至45萬毫米為目標,不排除若市場需求強勁,將再拉高至50萬毫米。雖然市場對藍寶石單晶明年價格漲跌看法分歧,但因需求強勁,所以法人看好明年成長潛力。
52.偉盟 奪21.3億工程合約
國內下水道系統廠偉盟(8925)昨(30)日取得金額21.29億元的「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四期用水計畫工程」。法人預估,此工程從2011年下半年應可開始入帳,每月可為偉盟營收增加5-10%。
由於環保抗爭,今年國內供水系統公共工程延遲發包,發包量減少,偉盟今年承攬工程量不如預期。
近來積極發展環保材料PLA的偉盟,年初在中國大陸福建新建生產線;不過,因取得當地中國大陸食品QS認證時程落後,市場訂單不如預期,造成今年前三季獲利狀況,年衰退達四成。
偉盟指出,取得中科供水工程後,2011年開始,工程部門營運可漸漸恢復過去水準;中國廈門廠近期也將取得食品QS認證,這對獲得當地大廠的訂單有加分作用。
53.大魯閣 出售土地獲利增
大魯閣(1432)最近走勢強勁,昨天再拉漲停,股價來到17.9元,創下今年以來新高,最近一年股價翻了2倍,成為紡纖類股的新焦點。
大魯閣這一波從高檔滑落,直至13.55元的低檔,受到支撐後,開始起漲,一路狂奔急拉,主要是大魯閣今年在大陸的轉投資正在開花結果,從連連虧損到今年已大賺了1,700萬人民幣,可說是苦盡甘來。同時今年靠著出售2筆土地資產進帳超過10億元,前三季貢獻EPS7.05元,其中一筆第4季入帳。
54.年興擁金雞 潛在獲利逾10億
紡纖股靠業外挹注獲利,以聯發紡織(1459)最受矚目,光靠投資台塑四寶,每年獲利進帳不少。同樣地,年興紡織(1451)這幾年本業經過關廠效應後,獲利三級跳,轉投資高科技的獲利表現不輸聯發,年興從高科技的獲利累積超過10億元,目前手中還握有兩隻金雞母晨星半導體(3697)、與新普(6121)。法人估計,潛在獲利高達10億元。
聯發紡織鍾情於台塑四寶,每年獲利有一半是來自台塑四寶轉投資貢獻,堪稱最會賺台塑四寶的業外收益。事實上,年興紡織在業外的表現,也不讓聯發紡織專美於前,尤其是最近10年以獨到的眼光,委託專業經理人操盤,可說獲利頗豐,同樣為年興摜進不少業外收益。
年興10多年前就開始加碼買進高科技股,後來發現,仍宜委託專業操盤比較穩當,後來成立年興國際投資公司,負責業外的投資事務,並與華威國際科技合作多年,專注投資未上市股,結果成績斐然。估計高科技的投資,至少進帳了10億元。
55.USB 3.0 新款主機板全搭載
全球ODM/OEM電腦廠將於下週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中,展示將於2011年推出的主機板、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新產品,隨著各業者陸續公佈新款產品規格,USB 3.0意外提前成為標準配備。根據5大主機板廠及7大筆電廠的新品規格,主機板USB 3.0搭載率達100%,筆電USB 3.0搭載率逾6成,連平板電腦USB 3.0搭載率也超過4成,例如惠普PalmPad就支援USB 3.0接口。
根據市調機構預估,明年全球主機板每季平均出貨量約4,500萬片、筆電每季平均出貨約5,000萬台、平板電腦每季平均出貨約2,000萬台。以新產品第1季推出後,在第2季滲透率達3成、第3季達7成的慣例來計算,光是USB 3.0主機端(Host)控制晶片季度需求量,就會在第2季衝上2,500萬至3,000萬顆,第3季將成長一倍至5,500萬至6,000萬顆。
面對USB 3.0主機端控制晶片強勁需求,國內業者已陸續接獲主機板及筆電廠大訂單,智原與睿思(Fresco Logic)就傳出拿下華碩、微星等大廠訂單,近期對聯電90奈米投片已大增逾2倍,而威鋒、祥碩、鈺創等業者,也取得國內不少主機板廠或筆電廠大單。
56.USB-IF相容認證 台商占大宗
USB應用廠商論壇(USB-IF)將於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中設立展區,廣邀台廠共同站台展示USB 3.0解決方案,受邀廠商包括智原轉投資的睿思(Fresco Logic)及銀燦、鈺創、創惟、威盛子公司威鋒等晶片廠,及明昫企業、道信國際、技嘉等連接器及主機板廠等,等於20家USB-IF參展廠商中,台廠就占了8家。
英特爾及超微預計在明年下半年推出原生內建USB 3.0控制器的晶片組,今年上半年雖然主機板廠均需採用獨立控制晶片,才能在新款產品中提供USB 3.0支援,但是根據各家廠商在CES展推出的新款產品來看,USB 3.0滲透率已大幅提升,只要是英特爾Sandy Bridge或超微Fusion平台產品均提供支援,顯示USB 3.0已成為電腦標準配備。
由於要取得USB-IF的相容性認證並不容易,過去在USB介面市場擁有一片天的國際大廠,因為自行開發的實體層矽智財(PHY IP)尚未通過認證,所以CES展中並未展示新產品。也因此,獲得USB-IF認證的台灣晶片廠或零組件廠,反而成為USB-IF此次邀請共同參展的主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