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42/34236.jpg)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2-09 17:31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美國股市--- 金融股上漲抵銷商品股疲弱 道瓊收高13點
金融股上漲及減稅可望支撐經濟,抵銷了商品股疲弱及公債賣壓引發的殖利率上升,美國股市周三小幅收高。投資人進一步消化歐巴馬總統與共和黨國會議員周一達成的延長減稅政策協定,該減稅協定包含年收入高於25萬美元的納稅人。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高13.32點或0.12%至11372.48。
Nasdaq指數收高10.67點或0.41%至2609.16。
S&P 500指數收高4.53點或0.37%至1228.28。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高3.92點或0.95%至415.43。
今日少有經濟消息,投資人持續消化歐巴馬總統與共和黨國會議員周一晚達成的為年收入高於25萬美元的納稅人延長減稅協議。
歐巴馬表示這項妥協--包括延長失業金給付及調降所得稅--有利於中產階級的美國民眾。但在周二的記者會上,他說二年延長期限結束後,他將取消高收入者的減稅措施。
分析師說,這項協議對經濟與金融市場屬利多。但投資人等待該協議的最後細節,預期將面臨民主黨的部份阻力。無論如何,這項協議仍具有長期利益,將逐漸反應在市場。
周二,股市收盤錯綜,布希減稅政策延長的樂觀消退,公債殖利率亦走高。
匯率與商品:美元兌歐元與兌日元上漲,但美元兌英鎊下跌。
1月原油下跌15美分至每桶88.55美元。
2月黃金期貨下跌31.80美元至每盎司1377.20美元。
公債: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至3.27%,周二為3.13%。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1.改善所得分配 房產全面加稅
改善所得分配惡化趨勢,財政部擬多管齊下,將以租稅手段抑制不動產漲價利得歸私,財政部長李述德今(9)日將提出包括:限制多屋族利用人頭設籍坐享輕率、高價房屋分級課房屋稅,一年內移轉非自用住宅加重課稅等多項房地產加稅計畫。
在租稅對改善所得分配確有效果下,李述德今天也將就房地產飆漲恐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提出擬以租稅手段,對房產持有與買賣者課徵重稅;其規劃如下:
一、地價稅持有多棟房屋者,目前以直系親屬設籍方式,可以達到多屋同享0.2%自用住宅用地優惠地價稅率的漏洞,改以限制凡是已成年的直系親屬,夫妻必須同處設籍,即只能享有一處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不能再分設二處,未成年子女亦須與父母同處設籍。現行非自用住宅地價稅率為1%至5.5%,意即目前以分籍方式享受優惠稅率的房屋,地價稅將至少增加4倍。
二、房屋稅:房屋評定現值將從三年調整一次,修正為每年調整一次,以接近政府公定價格與市價的差距;目前房屋稅按使用用途,採單一稅率課徵的做法,將改視房屋價格高低分級課稅,住宅用房屋稅率目前只有1.2%,未來最高可達1.8% 。
三、土地增值稅:不動產在一年內移轉,土地公告現值沒有調整,導致土地漲價利益形容免稅,未來將就一年內移轉的房屋及土地的成屋及預售屋權利移轉交易,比照銷售稅制,在交易時按其交易價格加課一定比率的特別稅。
2.投資客避鋒頭 敦峰豪宅店面流標
查稅效應蔓延,高價房地產標售案急凍。由知名服飾品牌亞曼尼(ARMANI)承租做為旗艦店的北市敦化南路豪宅「敦峰」一、二樓店面昨天標售,結果竟無人投標,以流標收場。
有房地產人士認為,由於帝寶法拍事件太引人矚目,已使投資客的炒房行為趨於保守,短期內大戶個案都暫時避鋒頭。
負責標售的第一太平戴維斯商仲業者當場傻眼,因先前詢問度高,結果流標感到相當訝異。房仲業者認為,總價太高、投報率低應是流標主因。
3.遠雄新莊推案 每坪挑戰六字頭
房市買氣強強滾,隨著台北市房價走至新高,不少購屋族將目標放在台北縣,觀察台北縣各區房市,又以新莊、三重與蘆洲三地最具題材,在重大建設、交通等利多加持下,房市前景看好,眾家建商也都積極搶進推案。
此次土地公告現值漲最兇的地區,就是新莊,目前新莊房市最夯的區域,莫過於新莊副都心,各指標大案已有部分戶別成交價站上每坪50萬元,遠雄集團的200億元大案,也已經準備登場,每坪開價可望挑戰六字頭,預期此區的大案將是一棒接一棒登場。
據統計,在上市櫃建商中,包括宏普、鄉林、全坤建、興富發、金革與達麗等,都已在新莊副都心推出建案,且去化順利;而遠雄、國建、冠德、宏盛與潤泰新等也伺機推出。
代銷業者分析,新莊副都心為大台北地區少見的大片重劃區,各項條件均佳,吸引眾多建商推案,購屋反應也很好。
4.歐盟反托辣斯 重罰台4面板廠173億
台灣的四家面板廠商友達、奇美電,華映、瀚宇彩晶以及南韓樂金,因在二○○一年至二○○六年期間,涉及聯合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違反「反托辣斯法」,八日遭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判處罰款六億四千九百萬歐元(約台幣兩百五十九億四千兩百萬元)。
涉案的面板廠商共六家,第六家是南韓的「三星電子」,歐盟執委會表示,因為三星是向歐盟執委會舉報的廠商,逃過罰款一劫。
五家廠商以奇美電罰款最重,高達三億歐元(約台幣一一九億九千萬元)之多,樂金兩億一千五百萬歐元(約台幣八十五億九千萬元),友達一億一千六百八十萬歐元(約台幣四十六億六千八百萬元),華映與彩晶各為九百萬(約台幣三億六千萬元)與八百一十萬歐元(約台幣三億二千四百萬元)。台灣的四家廠商共罰四億三千三百九十萬歐元(約台幣一百七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元)
5.歐盟開罰面板 奇美電傷最重
歐盟監管當局8日裁決,對五家台灣和南韓的液晶面板製造商罰款6.49億歐元(8.6億美元),理由是在2001年到2006年間操縱LCD面板價格。
台灣奇美電子遭罰款金額最高,達3億歐元(3.97億美元),其次是南韓LG顯示器遭罰2.15億歐元、台灣友達光電罰1.168億歐元、中華映管罰900萬歐元、瀚宇彩晶則罰810萬歐元。
另一家南韓LCD製造商三星電子也參與操縱價格,但因在調查中與歐盟執委會競爭監管當局合作而免於罰款。
6.奇美今年恐轉虧 友達將提上訴
歐盟針對台灣四家面板廠,祭出高額的反托辣斯罰款,其中奇美電被重罰3億歐元(約相當新台幣120億元),奇美電第四季若提列這項罰金,今年獲利勢必由盈轉虧;公司發言人表示,相關做法會在今日股市開盤前發布。
友達則決定提起上訴,預期審理期至少要兩年時間,目前無重大影響;華映與彩晶之前已提列相關罰款,沒有影響。
原奇美電子(CMO)被控違反歐盟反托辣斯法,但CMO去年與群創及統寶三合一之前,只提列美國反托辣斯的罰金。昨天歐盟宣布的3億歐元罰金,必須由三合一之後的奇美電(CMI)概括承受。
奇美電財務長兼發言人陳彥松昨晚表示,將討論因應措施,相關做法會在今日股市開盤前發布。奇美電上半年還獲利133.36億元,第三季虧損85.42億元。若第四季再認列歐盟120億元的罰款,今年勢必由盈轉虧。
友達昨晚表示,歐盟針對友達課予1.168億歐元的罰款。友達將在盧森堡提起上訴,預期法院至少花兩年時間,才能做出決定,目前並無重大不利影響。
7.經部:重罰衝擊面板產業
經濟部官員昨天指出,雖然政府介入歐盟這項判決的空間不大,但政府會盡量提供廠商協助,且重罰確實會對面板廠造成衝擊。
此事是由韓國電子大廠三星出面向歐盟檢舉,之後轉做汙點證人,免受懲罰,歐盟裁罰對象中,除了我國的四家大面板廠友達、奇美、瀚宇彩晶及中華映管,還包括三星的韓國同鄉樂金電子(LG)。經濟部官員私下不滿表示,三星這樣的小動作:「真的很沒有商道!」
罰金額最高的奇美電昨晚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關文件,會由公司法務部門緊釘相關訊息,等正式收到文件後,內部將開會討論因應措施。
奇美電在去年與群創合併前,即在美國反托辣斯案中認罪,同意繳納二點二億美元罰款,其他業者如華映、彩晶也都接受認罪協商,後續如何應對歐盟祭出的鉅額罰款,備受關注。
友達昨天發表聲明表示,將積極提起上訴,對友達目前營運也無重大不利影響。友達先前對美國司法部指控操縱價格,就採取不認罪、尋求法院審判的態度;這次面臨歐盟跟進裁罰,態度依舊強硬。
業者私下指出,歐盟的法律與美國不同,這次對壟斷面板價格的罰款應是貿易糾紛,相關主管無須面對坐牢的問題;但繼美國重罰後,歐盟也跟進重罰,剩下三星以汙點證人身分免罰,對國內產業傷害不小。
8.亞銀:台灣經濟成長率 今年9.8%
亞洲開發銀行(ADB)最新預估,今年(201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可達9.8%,高於新興東亞經濟體的平均經濟成長率8.8%。
但亞洲開發銀行警告,未來東亞經濟前景將面臨四大風險,包括:先進國家經濟持續疲弱、破壞穩定的資本流量、部分經濟體有通貨膨脹與資產泡沫、貿易保護主義等。
亞銀認為,為消除資本流入負面效果,建議東亞各國應採彈性匯率政策,「在某些情況下,可採取暫時且針對性的資本管制措施。」
9.2G執照延長 電信業歡呼
行政院確定第二代行動通信執照(2G執照)延長,電信業者昨(8)日直呼「太好了!」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及3G業者威寶電信,也將積極爭取新的第四代行動通訊執照,五張執照每張拍賣價格將超過100億元,將讓國庫進帳500億元。
2G技術發展許久,全球各電信業者2G執照也陸續到期,但多數國家都採取直接展延或直接換照的方式,例如香港政府直接讓2G業者換照,讓2G服務可以延續下來。
電信業者表示,2G執照延展有三個重要意義,包含與全球用戶接軌,持續服務台灣2G用戶,以及2G擁有較好的覆蓋率。日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台灣大副董蔡明忠及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也曾因為2G執照延期等多項電信議題,積極與行政院長吳敦義直接溝通。
中華電信副總石木標表示,目前全球擁有超過50億行動電話用戶,其中使用2G用戶仍高達41億戶,全球用戶到台灣使用國際漫遊仍需透過2G網路,也讓電信業者服務可以延續。
此外,以行動通訊技術及頻率的涵蓋率,3G仍不如2G,尤其是偏遠地區、海上跟山區等還是要借助2G網路,據了解,全球各電信業者也預估,2G技術將持續使用到2020年。
10.官方動作多 大陸升息預期增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8)日在官網宣布,提前公布每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經濟數據,使得金融市場對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升息的預期心理大增。
此外,大陸國家發改委在一周內二度祭出限價令,繼小包裝食用油後,又禁止麵粉在明年3月大陸召開「兩會」前漲價,以緩和節節升高的通貨膨脹威脅。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上午意外公布,「為縮短統計數據從生產到發布的時間,保持數據發布時間的穩定,國家統計局將於12月11日(周六)發布 11月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
彭博資訊及道瓊社報導,這是四個月內,統計局二度提前公布前一個月的主要經濟數據,包括CPI、PPI(生產者物價指數)、零售銷售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局上次是在9月10日周五宣布,原定隔周公布的8月主要經濟數據,要提前至11日周六發布,並強調外界無須過度解讀這個變化。
報導指出,當時大陸金融市場對人行升息的傳聞同樣甚囂塵上,但實際上人行真正調高利率是一個月之後。
今年第四季通膨威脅居高不下,金融市場對人行再度動用利率工具的聲音不但沒有減少,現在反而愈來愈多。
11.聯發科 入股大陸網秦無限
IC設計龍頭聯發科昨(8)日公告間接投資手機軟體廠網秦無限(北京)科技公司,投資金額為22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近6,800萬元,網秦無限成為聯發科與宏達電首度攜手投資的案例。
聯發科昨日公告,子公司Gaintech將以自有資金增資創投公司CMC Capital Investments,並以220萬美元參與第三地區英屬開曼群島控股公司NetQin Mobile(即網秦無限)的增資案。
據聯發科公告,網秦無限的實收資本額近人民幣1.08億元,主要營業項目包括電腦及手機軟體的開發、設計、製作,以及電腦硬體及手機的開發、設計,還有技術諮詢、技術服務,並銷售自行開發的產品。
據網秦無限發布的軟體產品,主要為手機防毒、行車安全通訊等管控、增強手機效能及透過手機管理應用程式,並重視Android作業系統可能出現木馬程式等不利智慧型手機的惡意程式。
據網秦公布的資料顯示,該公司也可以在雲端運算中提供行動安全解決方案,像是防毒,反惡意軟體、反垃圾郵件、隱私保護、數據備份與恢復及數據管理等,全球用戶超過6,000萬,並涵蓋200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網秦在大陸的行動安全的市占率達64.8%。
12.美減稅 推倒全球債市
全球債市8日在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意延長減稅措施後應聲下滑,投資人認為減稅雖可刺激經濟成長,卻可能使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惡化,美國公債殖利率升抵近半年高點;歐洲仍籠罩在債務風暴下,基準的德國公債殖利率一度漲破3%,也是半年多來首見。
歐巴馬以展延減稅政策兩年為籌碼,換取延長失業救濟金的發放。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研究顯示,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或可因此增加最多0.5個百分點,不過,美國財政赤字也將從先前估計的1.2兆美元擴大到1.5兆美元。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價格走勢相反)8日一度觸及3.25%,是6月22日來最高,價格連續第二天下跌;日本5年期公債殖利率漲幅創兩年多來最大,澳洲10年期公債殖利率增幅也刷新半年多來紀錄。
美債殖利率上揚,增加美元吸引力,美元8日兌歐元和日圓連續第三天上漲,歐元最低下跌0.6%至1.318美元,美元兌日圓一度上漲0.87%至84.22日圓。
13.日本10月出口不夠力 本季經濟恐負成長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日本10月出口成長不如預期,機械訂單也大幅下滑,顯示成長引擎喪失動能,本季國內經濟成長率可能出現萎縮。
日本財務省8日表示,受日圓升值和中、美市場需求疲軟影響,10月出口只比去年同期增加8.8%,不如前月的15.9%。
內閣府同日另公布,衡量資本支出趨勢的10月核心機械訂單比前月減少1.4%,結果比經濟學家預期的0.1%還糟,令人擔憂企業投資仍低迷不振。此外,官方資料也顯示銀行放貸正持續萎縮。
經濟面接二連三傳出利空,凸顯日本經濟成長正陷入停滯。這或許可歸因於政府逐漸取消汽車和電子等商品的補貼政策,而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地區經濟成長低迷,也壓抑日本的出口需求。
14.廣達奪回筆電龍頭
筆電大廠廣達(2382)昨天公布,11月營收再度突破千億元大關,衝上歷史新高1002.77億元,較上月成長11.3%,累積全年營收已達9958.53億元,全年營收「破兆」目標可望輕鬆達陣。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盛傳,廣達(2382)已獲蘋果iPad 2訂單,將與鴻海分食組裝大餅。法人估計,蘋果明年首季發表iPad 2,全年合計兩代iPad將達4,000萬台。
鴻海今年受惠蘋果雙i(iPad及iPhone),業績持續上揚;業界指出,廣達擠進供應鏈,掌握RIM及蘋果兩大廠訂單,明年平板電腦將大幅成長。但廣達昨天表示,不對單一客戶回應。
廣達10月因客戶季底拉貨力道減弱,筆電出貨略微下滑,但11月再現強勁成長動能,出貨增至490萬台,創歷史次高紀錄,僅次於9月的500萬台;由於高單價產品出貨比重提高,11月營收甚至攀至1002.77億元,改寫今年6月創下的1002.24億元新高紀錄。
廣達今年前11月筆電出貨已達4710萬台,市場預估12月出貨上看360萬台,全年5000萬台的出貨目標可望順利達陣,全年出貨量也將領先仁寶(2324),重新拿回筆電龍頭寶座。
15.廣達年營收 進兆元俱樂部
筆電代工廠廣達電腦昨(8)日公告11月營收1,002.77億元,創歷史單月新高,月增率為11.3%;累計前11月營收逼近兆元,今年可望成為國內第二大兆元電子廠,僅次於鴻海。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年初高喊今年營業目標,是營業額破兆元,法人估計,12月筆記型電腦出貨下滑,但全年營收破兆,將順利達陣。
法人分析,廣達突破兆元,具三項產業意義,首先,大者恆大效應更明顯,小廠生存空間更窄;其次,毛利率恐難有起色;第三,大廠營運規模擴大帶動的獲利成長,將優於小廠。
鴻海2006年合併營收首度破兆元,達1.32兆元,為國內第一家營業額突破兆元的廠商。鴻海2006年突破兆元後,隔年成長幅度超過28%,達1.7兆元,法人分析,營運規模破兆元大關,成長速度將加快,且與競爭對手距離將越拉越遠。
鴻海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業額2.045兆元,法人分析,鴻海受惠蘋果雙i(iPad、iPhone),及遊戲機出貨帶動,11月營收有機會挑戰新高,本季營收將破兆,帶動全年合併營收逼近3兆元。
廣達11月營收改寫今年6月寫下的1002.24億元紀錄,年增7.5%,前11月營收年增率42.15%,全年正式破兆元大關。近二個月廣達股價在外資買盤進場推升下,漲幅超過兩成,昨天股價下跌1.3元,以61元作收。
此外,廣達11月筆電出貨量490萬台,為歷史次高,並從仁寶手中奪回筆電代工龍頭寶座,前11月出貨量4,710萬台,12月下滑,全年5,000萬台出貨目標應可達成。明年有中國農曆春節旺季效應,元月有機會出現較強勁的拉貨力道。
16.澳洲礦場水災 鋼價喊漲
澳洲雨季提前造成災害,煤礦價格應聲調漲,加上鐵礦價格持續高檔不墜,造成大宗底材熱軋生產成本每公噸增加60美元(約新台幣1,800元)以上;日本高爐廠已喊出,鋼價每公噸將上漲100美元,未來行情易漲難跌。
中鋼昨(8)日表示,澳洲重要產煤區昆士蘭每年1月、2月雨季幾乎都會傳出災情,造成煤礦行情波動,但今年雨季提前到來,12月開始大雨一直下,暴雨儼然成為煤礦產業最不可測的地雷,促成煤礦價格上漲。
由於全球煉鋼用煤三分之二供應量,由東澳大利亞產出,豪雨對煤礦開採與運輸都造成壓力,行情上升,今年第四季長約煤價每公噸207美元,但現貨價格已經漲到235美元,並傳出印度願意以每公噸250美元的高價優先取得煤礦供應,更令市場緊張。
中鋼指出,現貨行情會影響下一季度的合約價,如今煤礦確定調漲,每公噸煉鋼成本將因此增加15美元。另今年第四季鐵礦長約每公噸127美元,明年第一季將漲到155美元,直接牽動明年第二季行情。此外,鐵礦砂生產商未來兩周也可能遭逢氣旋衝擊,推升價格上揚。
17.東元引進塔塔汽車 明天亮相
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有意引進印度塔塔汽車(TaTa Nano)來台銷售,明(10)日將舉行新車發表會,這款號稱全世界最便宜汽車的汽車,恐將在台灣市場掀起「廉價汽車」旋風。
東元昨天對這項記者會十分低調,表示將在當日由黃茂雄宣布細節。黃茂雄是在今年5月前往印度洽公時,購買了一台塔塔汽車,回國後多次表態讚譽有加,因此規劃塔塔汽車在台灣市場露臉的記者會。
據了解,一台才6萬多元的塔塔汽車,與一台125CC的機車售價不相上下,黃茂雄正評估,要由東元引進代理權,讓台灣人也能買到「全世界最便宜的車子」。
18.強茂搶十二五商機 傳捷
強茂集團搶進大陸「十二五」規劃新能源商機傳捷報,獲大陸住建部欽點,利用該集團開發的「風光儲」照明系統,協助大陸偏遠地區建立發電和照明系統,成為「十二五」力拱的台企。
強茂集團為配合大陸的太陽能及有機發光二極體(LED)照明產業蓬勃,計劃將旗下公司包括生產太陽的艾德、風機廠的興高及生產LED照明的強茂照明,以艾德為主體進行整併,並回台申請第一上市。
強茂集團總裁方敏宗昨(8)日證實強茂集團不只在太陽能有重大進展,在LED照明也獲致重大突破。
方敏宗表示,新能源是大陸「十二五」規劃中七大新興產業之一,強茂集團在大陸也極力朝此方向發展。2007年強茂併購尚德在徐州的太陽能廠,不斷擴大產能,由當初不到3MW(百萬瓦),透過保利協鑫在太陽能多晶矽料源協助,今年擴增到220MW,預估明年6月再擴增到300MW,明年底估計再倍增到600MW,全力搶食中國大陸太能源發電的龐大商機。
關係企業強茂LED路燈,經提供2,000盞路給徐州市政府測試長達一年半後,徐州市政府近期決定再追加1,700多盞,為大陸十城萬盞路燈,建立指標。
強茂旗下還風力發電及自行開發完成將太陽能光源轉換為電能的充電器(MPPT),已完成開發完整的「風光儲」照明系統。
19.網通業 11月營收登峰
網通代工大廠正文(4906)昨(8)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陳鴻文表示,未來網通產業將受惠行動及寬頻網路對影音串流需求,帶起網通產業蓬勃發展。正文、仲琦、百一、台揚、振曜11月受惠各產品出貨暢旺,營收都創下歷史新高,中磊也刷新31個月來新高。
20.IC設計廠NB類 11月營收耀眼
IC設計廠陸續公布11月營收,由營運結果來看,受惠於筆記型電腦(NB)廠拉貨態度轉趨積極,NB客戶營收占比較高的IC設計廠,第四季營運將優於預期。
而手機、歐洲市場及機上盒(STB)比重較高的廠商,則持續度淡季。
由各廠的10月、11月營收來看,以NB廠在11月回補庫存帶動的拉貨動能較顯著,手機和STB的營收動能仍處於較弱的狀態,包括瑞昱、雷凌、迅杰、金麗科等,11月營收表現都優於10月;而聯發科與上月大致持平,威盛、揚智則較10月續減。
21.新日光「億瓦雙鵰」 搶當太陽能五哥新日光(3576)董事長林坤禧昨(8)日表示,新日光啟動「億瓦雙鵰」計畫,明年鎖定四到八個「億瓦」級電池模組廠客戶,強攻美日市場,盼五年內躋身為全球第五大太陽能電池供應商。
林坤禧表示,新日光接單已超過產能,明年資本支出100億元,其中50億元將把年產能由現在的800MW(百萬瓦),再擴增到1.2GW(10億瓦);另一半的資金則不排除透過入股或策略結盟方式,進行向上或向下游垂直整合,提升競爭優勢。
新日光昨天收盤價74.5元,上漲0.7元。
林坤禧強調,明年新日光產能在南科廠產量增加,預估達1.2GW,但出貨數量將由今年的500MW倍增到1GW。區域平衡及客戶水平平衡是新日光明年主要發展策略。
為達此目標,內部已啟動「億瓦雙鵰」計畫,鎖定美國和日本二大市場,培養四到八個億瓦級(100MW)客戶,建立長期供應合約,將美日客戶出貨比由目前的5%到6%,提升到25%。
今年是新日光成立五周年,新日光今年太陽能電池出貨比去年大增3.3倍,年產能達到800MW,林坤禧希望未來五年內,新日光能成為全球前五大太陽能電池供應商;新日光估計可在三到四年內,年產能就可達4.2GW。
對於明年的產銷規劃,林坤禧強調,雖然市場對明年太陽能供需有些疑慮,價格下跌,但太陽能電池價格下跌有助產業更健康發展,業界預估明年太陽能系統發電投資報酬率仍有6%到8%的水準,預料整體太陽能電池需求成長,將可彌補價格下跌
22.正崴11月營收 超越顛峰
正崴(2392)大啃蘋果,加上微軟Kinect遊戲機訂單助陣,帶動正崴11月營收以65.88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正崴明年成長動能佳,可以重回每年每股至少賺5到6元的軌道。
由於蘋果iPhone、iPad等產品熱銷,11月初微軟的體感遊戲機上市,正崴昨(8)日公告11月營收65.88億元,比10月成長6%,且比去年同期大成長56%,正崴主管表示,正崴目前受缺工所苦,否則營收的表現更加亮眼。
23.11月營收 聯電微減 守住百億
晶圓二哥聯電(2303)11月營收較上月衰退2.43%,達104.4億元,是連續第二個月下滑,12月營收雖繼續走低,仍可守在百億元,整季營收季減幅可望在4%之內,淡季不淡。
24.小摩看法/晶電調升評等 億光降評
LED步入淡季,不過摩根大通證券預估晶電(2448)第四季毛利率可望維持37.8%的高檔,所以昨(8)日調升晶電評等至優於大盤,同時降評億光(2393)至中立。
韓國三星、首爾等LED元件廠來台殺價銷售,讓毛利率成為外資最關心的議題。摩根大通科技產業分析師張恆認為,晶電議價能力比下游封測廠好,晶電在LED背光產品線較多元,因此淡季毛利率仍能維持一定水準,預估第四季毛利率為37.8%,較第三季的40.7%,僅下滑約三個百分點;明年全年毛利率則為37.9%。
摩根大通指出,晶電目前有兩大優勢,分別是策略成功、卡位中國。
晶電本季與日本豐田合成(TG)進行交叉授權,解決專利問題,接著又與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合作成立開發晶照明公司,未來將供應中國電子旗下面板廠、監視器、電視廠、照明廠等所需的LED晶粒。晶電本季兩大策略,將推升晶電成為國際級LED大廠。
摩根大通預估,晶電本季在淡季之中,每股稅後純益仍可達1.8元,累計今年為7.6元,明年每股純益進一步成長至9元,目標價則從100元,調升至135元。目前外資圈仍以摩根士丹利對晶電的目標價最高,為142元。
25.台達電 參與凡甲私募
台達電子(2308)昨(8)日宣布,斥資2.5億元參與連接器廠凡甲(3526)的私募轉換公司債,未來一旦全數轉換,台達電將持有凡甲7.3%的股權。
凡甲積極發展電源相關的連接器,凡甲在爭取台達電結盟後,將會為彼此擴大於High Power客戶群的合作,也將有助凡甲拓展非NB應用,增加利基市場佈局。凡甲這次發行2.5億元的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台達電透過子公司台達資本通吃,轉換價格為每股55元,凡甲昨天股價以72.6元收盤,上漲1.4元。
凡甲總經理游萬益過去曾是鴻海的工程師,在創立凡甲時,即耘耕連接器的藍海市場,同時將凡甲定位於連接器中的IC設計公司,比一般同業更早開始布局高階連接器產品線,也逐步建構出堅強的研發團隊,這是凡甲能夠以私募案爭取到科技大廠入股的主要原因。
連接器業者分析,雙方結盟主要利基在於高功率客戶的拓展,凡甲近年積極拓展非NB客戶應用,特別是電源市場,同時也逐步取得客戶的認證,明年非NB應用占整體營收比重將由今年的14%,提高至18%以上。
26.11月營收/華映增2.6% 中小面板紅火
積極衝刺中小尺寸面板的華映(2475),在國際品牌客戶超過三成以上的加持下,11月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達3,812萬片,是友達11月1,804萬片的二倍多,不僅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比10月成長21.6%。華映昨(8)日公布11月合併營收57.5億元,月增2.6%,年減0.9%。華映昨天股價小跌0.02元,收4.26元。
華映TFT事業部11月合併營收52.31億元,較10月成長4.7%;較去年同期成長3.3%。11月大尺寸TFT出貨片數為184萬片,較10月成長1.1%;較去年同期成長11.6%。11月中小尺寸出貨量為3,812萬片,較10月成長21.6%。華映今年前11個月,累計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已達3.1億片。
推估華映今年第四季,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可達1億片以上,全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可望一舉超過先前訂的年度目標3.3億片。
法人指出,華映在手機面板的客戶,已先後掌握諾基亞、三星;在數位相機面板客戶,則握有Sony、三星等大客戶。而中尺寸的車用儀表板市場,已取得日系和大陸汽車廠的原廠訂單,陸續量產出貨中。
華映進軍汽車原廠的儀表面板市場大有嶄獲,已進入量產出貨期。
宣告華映成功搶進高毛利的汽車儀表板市場,將有助於挹注營收與獲利
27.11月營收/增你強增18% 利機攀高
記憶卡及觸控IC出貨大增,讓IC通路商增你強(3028)11月合併營收33.6億元,創歷史新高,月增也高達18%;利機(3444)11月合併營收創歷史次高,董事會並通過轉投資晶呈科技,經營半導體前段及太陽能材料。
增你強11月營收,也比去年同期的22.8億元成長47%;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290.9億元,年增46%。
增你強表示,11月營收成長動能來自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電子書、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等市場表現搶眼,帶動快閃記憶卡、電容式觸控IC、中小尺寸面板與相關零組件出貨量攀升。
美國感恩節與後續聖誕節的銷售旺季,加上中國農曆新年,對第四季的業績樂觀看待。
利機結算11營收1.5億元,創歷史營收次高,月增高達36%,年增65%,累計前11月營收13.6億元,年增36%,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28.11月營收/洋華衰退8.9% 介面攻頂
洋華(3622)昨(8)日公布11月營收16.93億元,較10月衰退8.9%,介面(3584)11月營收則為7.8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展望12月,在季底盤點效應下,觸控業者的營收恐將開始向下修正。
洋華表示,由於手機觸控面板的旺季出貨接近尾聲,新的平板電腦觸控產品出貨遞延,導致營收自11月開始下滑,展望12月,因為接近客戶年終盤點,12月營收可能持續降溫。
法人指出,洋華原本計劃11月出貨給三星的平板電腦觸控面板,受到良率不如預期的影響,導致該產品仍在認證當中,使得出貨遞延,加上進入手機觸控面板拉貨的尾聲,使得11月營收開始下滑。
介面11月營收7.8億元,較10月的7.58億元小幅成長,續創歷史新高,主要是第四季新增一家手機品牌客戶,並且中尺寸產品也接獲三星平板電腦,以及日本夏普的平板電腦觸控面板訂單,並將開始量產出貨。
市場預期,因年底將面臨客戶盤點效應,介面11月營收可能是今年的營收高峰,12月營收就會略為轉弱。
展望2011年第一季,儘管為傳統淡季,但因來自韓系客戶的10.1吋電容式觸控面板模組新訂單,將於首季開始出貨,將為介面首季業績形成有利支撐。
法人預估,介面2011年第一季營收應大致與今年第四季持平,或者小幅下滑5%左右,但是毛利率仍可持穩在21%-22%附近,使得2011年首季稅後純益保持在2億元左右的水準。
和鑫(3049)昨天也公布11月營收6.04億元,與10月的6.02億元相差不多。和鑫第三季稅後純益已達2億餘元,市場預期,第四季獲利可望持續改善,全年達到損益平衡附近。
展望2011年,和鑫可能於12月,與一線手機客戶簽訂保護玻璃的供貨合約,將對2011年業績有正面助益。和鑫主要觸控面板客戶包括TPK宸鴻、華碩、宏碁、漢王、LG及其他一線手機大廠等。
29.11月營收/順德成長24% 大田9%
順德工業(2351)公布11月集團合併營收為8.81億元,較去年同期7.10億元成長24.14%;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達95.30億元,較去年同期56.63億元大幅成長68.27%。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拜NIKE、PING、Bridgestone 等全球高爾夫球具品牌持續下單新款產品之賜,大田(8924)11月營收創下今年來新高,單月5.37億元,月增9%,本月手握出貨訂單維持高水準,有機會再刷新。
30.11月營收/聯強成長22% 茂迪衰退5%
亞太3C通路龍頭聯強國際(2347 )11月營運回升,較上月成長22.3%,法人指出,聯強從11月起,業績將持續走高至明年元月。
聯強11月營收239.2億元,較上月成長22.3%,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前11月營收2,45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81億元成長24%。法人指出,聯強受惠消費電子旺季,以及中國農曆年備貨效應,預計業績將一路成長,且明年首季有機會再創歷史新高。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國內太陽能電池龍頭茂迪(6244 )昨(8)日公布11月非合併營收40.64億元,意外比前一月衰退5.2%,但年增仍達97.46%。
為因應訂單強烈需求,茂迪已決定明年產能再擴增50%,由目前的1.2GW(10億瓦)增加到1.8GW
31.日勝生 今年EPS衝6元
日勝生(2547)昨(8)日歡慶成立30周年,董事長林榮顯表示,將朝多角化經營,除營建本業外,百貨商場、觀光飯店、BOT與物業管理等布局已大致抵定,期望2012年營建事業群與營運事業群可各貢獻營收五成。日勝生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15.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03倍,累計前11月營收122.35億元,年增1.55倍,法人預估,日勝生全年營收可超過150億元;獲利部分,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4.47元,法人估全年可達6元。日勝生營收、獲利雙創成立以來新高,加上確立未來發展策略,近來股價一路飆升,已走至波段新高,昨天收平盤44.8元。
32.東聯 今年EPS拚2.7元
棉花缺料造成乙二醇(EG)報價持價上揚,致EG的上游原料與成品利差擴大,每公噸價差已達300美元,較上季平均價差75美元,獲利明顯提升,加上轉投資的亞東石化產品純對苯二甲酸(PTA)需求大好;法人估,東聯(1710)本季每股稅後純益可望有0.86元的水準,全年則上衝2.7元,創近三年來新高。
展望明年,國內法人表示,由於化纖市場可望續旺至明年,加上明年亞洲並無EG新增產能,東聯 EG產品後勢動能看俏,另外,東聯持有上海亞東石化36%的股份,亞東石化有PTA年產能60萬公噸,預計明年PTA走勢依舊強勁下,上海亞東石化明年可望挹注東聯每股稅後純益1元至1.2元。
33.外資喊進台塑 目標價百元
台塑四寶11月營收衝破千億元,外資券商紛調高台塑(1301)、南亞(1303)與台化(1326)等3檔股票目標價,龍頭股台塑不僅獲得外資「加碼」評等,目標價更一舉挺進百元區,取得「百元俱樂部」入場券。
台塑四寶11月營收一舉突破千億元大關,來到1146億元,與10月分比較,成長率達8.2%,台塑四寶業績閃亮亮,「老大哥」台塑「行情」最好,美林、麥格里、花旗與摩根士丹利4冢外資券商同步「喊進」,給予台塑「加碼」評等。
美林將台塑目標價從100元調升至115元,花旗喊價104元,摩根士丹利則調升台塑目標價至97.6元,麥格里證券喊出「88元」目標價。
台塑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台塑化卻「娘不疼、爹不愛」,麥格里證券認為,塑化股漲幅偏高,調降台塑化目標價至74元,摩根士丹利證券將台塑化降價為74.4元,評為「減碼」。
摩根士丹利證券最新發表的報告一舉調高了台塑、台化與南亞3檔股票目標價,分別為97.6元,73.3和95.9元。
摩根士丹利指出,在中國強勁的進口需求下,預期明年乙烯的供需仍不平衡,預料將帶動乙烯價格,台塑化旗下的烯烴一廠、二廠已復工,明年獲利看俏。麥格里認認為,亞洲原油需求強勁,加上原物料持續上揚,明年油價將持續推升,也調升台塑目標價。
34.富邦 蟬聯金控獲利王
上市金控公司最新自結獲利陸續出爐,富邦金控今年前11月以每股稅後純益2.73元,繼續稱冠;另外,包括兆豐金、中信金及台新金等三家金控,每股獲利也都在1元以上。
35.基泰看好房市 獵地都更並進
基泰建設(2538)總經理馮先勉昨(8)日表示,資金潮仍氾濫,明年房市景氣正面樂觀,且五都局勢抵定,各區房市都會受惠,為因應多頭情勢,基泰採取獵地與都市更新雙頭並進策略,已在台北市掌握十大都更案。
馮先勉透露,這十大都更案的基地面積都不小,多接近千坪、甚至超過,地點也都絕佳,包括武昌街案、鄭州路案、仁愛國小案、忠孝西路案與吳興街案等,能見度頗高,未來將成為推案來源。
基泰昨天公開位於捷運內湖站旁的豪宅大案「基泰御峰」,每坪開價110萬至130萬元,創區域新高,總銷超過40億元,基泰分回35億元。
基泰今年已推「基泰台大」與「基泰微風」兩案,其中「基泰台大」總銷30億元,位於羅斯福路上、鄰近台大,接待中心都還沒準備好,基泰分回的30多戶就已全數完銷。「基泰微風」全案戶數僅42戶,不到一個月就完銷。
基泰副總張玉貞說,這兩案均已動工,將成為明年營運動能;另外,「基泰御峰」若銷售順利,也在明年開工。
36.華航長榮航 明年業績不淡
因應明年機隊增加及航線增多等人力需求,且看好航空景氣持續大好,華航(2610)、長榮航(2618)明年大舉招募機師,合計近300人,擴大招募規模;法人分析,華航、長榮航明年獲利將與今年持平,若油價穩定,產業景氣將有機會反轉。
華航昨(8)日收下跌0.2元,收24.15元,長榮航則逆勢上揚0.3 元,收34.25元,華航今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2.19元,長榮航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3.73元,兩公司獲利表現都較去年同期倍增。
華航宣布,從今日開始開放招募2011年國籍機師,此次招募的120人中,需要9位具有飛行經驗,另外30位將招募培訓機師,120人透過網路報名及資格審查後,將在本月14日起陸續甄試,明年受訓。
華航指出,今年底公司陸續增加不少航兩岸、亞洲區間的新航線,像是松山羽田、桃園青島等航線,另外香港航線也增加不少航班,而且上月租進一架飛機後,明年還有三架陸續加入營運團隊,機師需求量大。
華航目前國內外機師共有973人,加上明年招募的120人後,整體的機師團隊將突破1,000人,站穩國內第一大。
37.宏益集盛聯發 業績飆
「加工絲五虎」11月營收傳捷報,已公布營收的宏益(1452)、集盛(1455)及聯發紡織(1459),都創今年單月營收新高。據了解,宜進(1457)11月營收也續旺,可望突破5億元,也創今年單月營收新高。
國際棉價飆漲,帶動聚酯上游原料PTA、EG自11月初至10日期間飛漲,聚酯加工絲廠商面對上游原絲廠漲價動作,也對下游織布廠調漲6%至10%以上報價,創十年來最高漲幅。在四家已公布11月營收加工絲廠中,力麗(1444)、聯發11月營收年增率都超過五成。力麗11月營收9.2億元,年增率52.21%;聯發11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3%、達3.32億元,營收成長動能來自產品平均單價較10月調漲7元。
38.碩禾擴產 明年砸5,000萬
碩禾(3691)躍居股王後,昨(8)日再度拉大與宏達電差距。碩禾董事長陳繼仁以平常心看待股價,他昨(8)日表示,碩禾明年將再斥資近5,000萬元,讓太陽能銀漿產能再倍增,其中正面銀漿已進行認證,可望成為繼杜邦及賀利氏後,全球第三家供應商。
陳繼仁昨天出席台蘇光伏光電產業合作研討會,如上表示。他說,前天股價超越宏達電時,他都在和幹部開會,是在開完會後幕僚告知才知道。碩禾會扮演好太陽能上游關鍵材料主要供應商角色,並繳出亮麗的成績,讓為股東獲致最大利益,至於股價完全由市場評斷。
陳繼仁強調,目前碩禾營收比重要95%多為太陽能電池用的鋁漿,銀漿還積極拓展規模,不過由於銀漿明年的產能將由目前的七公噸,明年第一季擴增到14公噸,第二季再擴增到21公噸,但碩禾目前供應的銀漿,主要是背面銀漿,近期碩禾將跨足正面銀漿,相關產品已送往廠商認證,明年可望大幅成長,銀漿占營收比重將由今年的5%,擴增到占20%。
39.晨星承銷價 250元~310元
即將在24日掛牌上市的電視晶片廠KY晨星(3697),昨(8)日公布上市承銷價格可能範圍為250元至310元,將現增發行2.8萬張股票辦理公開承銷,並提撥4,200張股票供承銷商辦理過額配售,估計最多將由資本市場吸走資金近百億元。
據晨星上市案主辦券商高盛和群益對外釋出的時間表,上市前的Roadshow(海外法說會)自昨日起進行至16日止,美國時間的16日將會對外公布承銷價,耶誕節前夕的24日即可掛牌上市。
晨星方面也在昨日首度對外公告承銷價格區間。
雖然晨星在公開發行說明書中,兩度訂出上市時辦理的現金增資價格,分別訂在380元和270元。
不過,晨星昨日公告,將上市承銷價格可能範圍設定在250元到310元間,上下差距仍有60元。
但晨星強調,這次現金增資發行新股的每股最終預計承銷價格,以及辦理過額配售的每股價格的可能範圍,仍要以詢價公告所載內容為準,還是保留變動的彈性。
據晨星公告,因應上市案,將現增發行2.8萬張辦理公開承銷,另外,股東亦將提撥4,200張供承銷商辦理過額配售,共將釋出3.22萬張股票,以晨星昨日釋出的承銷價格區間計算,共將吸走80.5億元至99.82億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