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05:30

中國將大量商品出口到其他國家,激起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動。(法新社資料照)
內捲、消費降級加劇 且激起多國採取反制措施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四月宣布實施對等關稅以來,美國關稅居高不下,中國將大量商品出口到其他國家,對多個地區出口都創下新高,貿易順差飆升至創紀錄的一.二兆美元。然而,雖然中國出口逆勢成長,但貿易激增並未讓中國變得更富有,也無助於解決該國加劇的通縮等問題,反更增加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動。
隨著進入美國市場受阻,中國出口商轉而將商品銷往其他地區,八月對印度出口創下歷史新高,對非洲出口有望改寫年度紀錄,對東南亞的銷售額也超過疫情時期創下的高峰。不過,這種出口量的全面飆高也引起外國恐慌,由於中國是全球逾半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各國政府正在保護本土產業和避免激怒北京之間權衡。
目前只有墨西哥政府採取行動,對汽車、零組件和鋼鐵等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五十%關稅,但其他國家反擊中國傾銷的壓力正在升高。
墨西哥已祭50%關稅 日本、雙印監控傾銷
印度政府最近幾週收到五十份希望針對中國、越南等國傾銷進行調查的申請。此外,近日一段中國賣家宣傳影片在網路瘋傳,打算以每件低於〇.八美元價格向印尼主要城市出口牛仔褲和襯衫,引起強烈反彈,也促使印尼貿易部長承諾,將對中國大量傾銷的產品進行監控。今年截至八月,日本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已達四件,創下歷年新高。
儘管如此,各國採取強硬措施空間有限,因已與美國關稅談判的國家,不太願意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再掀起另一場貿易戰,這使得北京反而在美國關稅升至最高峰時獲得喘息空間。
然而,雖然中國出口逆勢成長,但貿易激增並未讓他們變得更加富有,也無助於解決該國問題。今年前七月,中國工業公司利潤下降一.七%,隨著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打擊「內捲」的行動,製造商試圖削減國內過剩產能,紛紛降價來增加海外銷量,但這只會加劇中國持續存在的通縮問題,出口激增也可能損害北京當局為刺激消費、平衡經濟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