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20 06:35

美關稅轉嫁 兩類人最傷

黃惠聆/台北報導
2025年9月20日 週六 上午4:10

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近日發表「What to Watch」報告指出在美國大幅上調關稅後,消費者與外國出口商成為主要承擔者,兩者共承擔77%的關稅成本,僅23%由美國進口商吸收。
該報告指出,美國海關今年迄今已徵收1650億美元關稅,2024年同期僅為690億美元。消費品關稅收入占進口值的比重,已在數月內由約4%急升至15%,這一前所未有的幅度,顯示家庭將面臨更大壓力。
安聯貿易研究團隊比較進口價格與國內生產者價格後發現,在77%的品項中,消費者或外國出口商最終承擔了關稅成本;僅23%的品項由美國進口商吸收,主要集中在競爭激烈、價格敏感的商品,例如早餐穀片、糖果與乳製品。
安聯貿易估算,2025年3月至8月,家具價格出現3.6%的額外成本,汽車、服飾、珠寶與鞋類上漲1.2%至2.3%,葡萄酒上漲約1%,家電上漲0.7%。整體而言,這些額外成本使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該期間額外增加約0.1個百分點。此外,批發商第二季營業利益率升至3.7%,高於第一季的1.8%;食品零售商亦由3.5%升至4.6%。相較之下,大型折扣連鎖如沃爾瑪與好市多的獲利變化有限。
安聯貿易形容,部分供應鏈環節在新關稅下維持甚至提升利潤,這一現象被稱為「貪婪通膨2.0」(Greedflation 2.0)。上半年美國零售銷售年增2.5%,主要受惠於銷售量而非價格。隨著90天的關稅凍結期在6月到期,價格壓力再度浮現,零售增速開始放緩。該報告預測,汽車、電子產品、家具與紡織品等依賴進口的產業在下半年將進一步調漲價格。
此外,美國自大陸進口下降近2成,大陸商品在市場市占率由13%降至9%;同時,美國自越南、印度與泰國的進口顯著增加,其中越南已超越大陸成為美國最大鞋類供應國。
安聯貿易預測,美國零售銷售量在2025年下半年與2026年僅將成長1%至3%。該報告對全球股市頻創新高後提出看法,安聯貿易強調,雖當前股市像是「榮景」而非「泡沫」,但高度集中與政策不確定性意味著市場脆弱性仍不可忽視,一旦資本支出放緩或獲利不及預期,恐引發修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