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05:30

核三重啟公投失敗,賴清德表示,不會排除始用先進核能。(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專題報導

舊核電在核管法等法規完備後,由台電啟動自我安全檢查。(資料照)
核三重啟公投未跨過門檻,但總統賴清德已指示,舊核電在核管法等法規完備後,由台電啟動自我安全檢查。核管法子法已預告,最快10月正式公告,而台電即可正式啟動兩階段作業,先是對已除役的三座核電廠進行重啟「可行性評估」,第二階段才正式進入自我安檢。
823核三重啟公投失敗,但以總投票人數比率來看,同意票約占75%、不同意25%。政府也做出回應,舊核能上仍堅守2必須、3原則,核安會必須有法、台電必須安檢,且堅守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賴清德更直言,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
核電廠是否存 先現況評估再自我安檢
維持舊核電廠運作相對務實,法規面更一一排除,「核管法」已取消執照屆滿前5至15年得提出延役申請的限制,核安會8月更預告「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維持既有老化評估、安全分析等4報告外,並新增輻射、耐震評估等兩項報告,草案最快10月可公告實施。
核電廠在台灣是否存活關鍵,又將回到經濟部、台電手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在核三公投結束後受訪表示,配合核安法規修正,要先回歸到核電廠的「現況評估」,包括三座電廠的爐心內用過燃料棒處理進度、乾貯設施興建進度等都會與重啟條件有關。
他舉例,三座電廠同時評估,但各廠的條件不相同,像核三進到安檢階段條件清楚,核二要等明年把爐心清空,核一狀況還要看已拆除輔機裝回是否可行等,資訊準備充分後,就可以跟社會說明,但要多少時間,他只說會盡快。等台電初步盤點投入成本、時間等務實條件後,才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自我安檢」;而進入「自我安檢」,曾文生表示,預估耗時一年半到二年,完成後才送核安會審查。
3座核電廠重啟估需1千億 核後端基金重估恐逾5千億
外界也高度關注重啟經費,過去核一廠曾提出延役申請,因此,11年前台電內部就有類似的評估,三座經費落在400億元,但隨著設備成本增加等到7年前再估,增加到600多億元。不過,根據核安會新增的老化更新、耐震安全度要拉高,外界認為約在1千億元左右,但台電強調還是要等正式報告出爐。
拆解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有共識三原則,可行性評估就是安檢前置作業,且台電會向國人報告,將核安風險向社會報告,完成其中兩項;至於剩下核廢問題也需解決,台電每5年要對「核後端營運基金」重估,且近年原物料成本高漲,核後端基金只增不減、重估金額將會超過5000億元。
過去擔心核後端基金規模金額暴漲出現缺口,台電從早期核電發好發滿的提撥制,改為固定每年一筆的年金制,到2025年止,納入電價成本中提撥補足,因此對未來的電價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