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05:30

台電近年虧損及累虧(製表:記者林菁樺 圖: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九月中下旬召開,四場「會前會」在八月底已開完,由於工商界對關稅、匯率等議題敏感,反對漲電價,產業電價凍漲幾乎已是共識;至於民生電價,台電本週將再向經濟部報告財務狀況,力爭最低級距的「住宅電價」合理微調,但台電內部坦言,以經濟景氣來看,民生、產業「雙凍」機率最高。
今年上半年電價審議會以關稅為由,拍板電價凍漲,但半年過去,關稅議題仍持續籠罩各行各業,過去三年產業電價共調漲四次,目前每度四.二七元,多個工商團體均已向經濟部表達電價應凍漲,且以往電價「會前會」在正式審議會前一、二週才開,這次罕見在前一個月已開完,台電內部研判,產業電價凍漲已是政府與產業共識。
盼住宅電價第一、二段「回到合理水準」
而攸關上千萬的民生用戶,政府態度也是傾向凍漲,現行民生電價每度二.七七元,距離售電成本還有一段距離,台電未放棄爭取,預計本週再向經濟部報告財務,仍想要爭取住宅電價六段級距的第一段、第二段「回到合理水準」。
台電解釋,六段累進級距的設計精神,第一段原本就是補貼民生為主、不會賺錢,第二段至少電價成本要與售價打平,第三段開始小賺,級距越高、利潤越高。但前幾次的電價細緻調整,特別是第一段、第二段凍漲多年,不但偏離原本精神,也未能合理反映電價。
因此,台電第一段、第二段住宅電價仍會提報調漲,以第一段來看,這二十年來降幅遠大於漲幅,最近一次去年四月原擬漲五%,折衝後僅漲三%,微調○.○五元至一.六八元,距離降價前的二.一元甚遠;台電內部指出,向經濟部再次報告後,才有較具體方案。
空屋「底度費」上調每月100元
趕在電價審議會前夕,台電將多年未調的空屋「底度費」(基本費)合理反映,因即使沒用電,但設電錶、拉線等均有成本,過去設計每月二十度、約收三十三.六元,台電檢視各成本均上升,因此調整為每月六十度、收費一百元,每期帳單將收二百元,已自九月正式實施,約影響一五○萬戶,一年可挹注台電十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