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5:05

美國經濟指標與人民前景存在著「脫節」的問題,是亟待總統川普解決的現況。(法新社)
吳孟峰/核稿編輯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與芝加哥大學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共同進行的民調顯示,美國正成為一個經濟悲觀主義盛行的國家。儘管傳統經濟指標顯示經濟穩健,但大多數美國人仍感到生活成本高漲、住房難以負擔,下一代的前景也令人擔憂,不再相信辛勤工作能創造經濟收益。
民調顯示,認為自己有很大機會改善生活水準的受訪者比例降至25%,創下自1987年有調查以來的最低紀錄。超過4分之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下一代的生活會比自己更好缺乏信心。近70%的人表示,他們認為「美國夢」(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出人頭地)已不再成立,或者從未成立過,這個比例創下近15年來最高水準。
在調查中,共和黨人不像民主黨人那麼悲觀,這反映出目前掌權的共和黨對經濟看法更為樂觀。一項綜合6個民調問題的指數發現,55%的共和黨人和90%的民主黨人對自身及子女的前景持負面看法。
這種不滿情緒跨越不同人口族群。在上述綜合問題中,絕大多數男性和女性都持悲觀態度。年輕人和老年人、擁有和未擁有大學學位的人、家庭收入超過10萬美元(約300萬台幣)和低於 10萬美元的受訪者也持同樣的看法。
不過,該民調發現,人們對當前經濟的看法有所好轉。約44%的人認為經濟狀況極好或良好,高於1年前的38%,但認為目前經濟狀況不好或糟糕的受訪者仍多達56%。
許多受訪者表示,即使他們目前財務狀況充裕或穩定,他們仍感到經濟脆弱。在世代傳遞中,大多數人表示,上一代人買房、創業或成為全職父母比就業更容易,同時大多數人也表示,他們對下一代能否買房或為退休儲蓄充足資金缺乏信心。
這種傳統經濟指標與國家人民前景間「脫節」的問題,正是亟待總統川普解決的現況。
該民調於7月10日至23日進行,共1527名成年人參與,除了42人透過電話訪問外,其餘受訪者均在線上完成調查。調查誤差幅度為正負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