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5:02

洛克希德馬丁為美國五大軍火商之首,股東結構主要為多家資產管理巨頭。(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繼英特爾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再拋出震撼言論,表示有意入股全球最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CNBC》專訪時更暗示,美國國防部正在研究此事,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外媒指出,洛克希德馬丁為美國五大軍火商之首,股東名單可謂「華爾街最強陣容」,包括道富環球投資(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持有3450萬股(14.8%)、先鋒集團2160萬股(9.3%)、貝萊德1250萬股(5.3%)、嘉信理財約780萬股(3.4%)、Geode Capital約490萬股(2.1%)、摩根士丹利約330萬股(1.4%)。
外媒指出,這些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鞏固了股東結構的穩定性,部分對沖基金則在股價回檔時加碼,包括Gotham、Jane Street與Magnetar等,顯示市場仍看好洛克希德的長期投資價值。
分析師指出,洛克希德馬丁是美國國防的基石,以F-35戰機、飛彈防禦系統與太空技術聞名,數十年來成為美國及其盟國防務戰略的核心。雖然現金流穩定、地位領先,但由於成長放緩與成本上升,其股價在過去一年下跌近20%。
《Forbes》指出,長期以來,美國國防部屢遭承包商「價格黑箱」困擾,因武器系統缺乏透明的歷史定價資料,美政府往往在不對等的情況下被迫接受更高成本。更令人詬病的是,部分武器的「維修權」掌握在這些廠商手中。
以F-35為例,雖然戰機資金主要來自納稅人,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控制著維修飛機所需軟體的所有權,這使得他們能夠收取高額的維護費用,考量到F-35戰機幾乎一半時間在維修,這筆開銷並非小數。
據報導,美國國防部預算正逼近1兆美元(約新台幣30.67兆元),然而大型軍火商卻投入數十億美元回購股票以推升股價,而非擴充研發或生產,對整體國防實力幫助有限。因此,報導直言,美政府無需持有洛克希德股份,反而應加強監督,避免軍火巨頭藉由壟斷與不透明操作,推高軍備成本。
此外,外界也質疑,美政府若入股洛克希德,是否會引發利益衝突,包括監管官員是否能投資軍工股、退任官員是否可任職公司等,都存在灰色地帶。
對此,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哈里森(Todd Harrison)表示,「美政府紓困一家快倒閉、但對國安至關重要的公司是一回事,但在一家營運健全的公司插乾股,這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