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4:15

專家表示,若你的房貸支出佔收入5成以上,且房貸需繳超過15年,那可能會讓你陷入財務危機,淪為房奴,代表你還沒做好買房的準備。(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與其付租金,不如將房租拿來繳房貸,還能累積財富,但理財專家則認為,若你付不起15年的房貸,代表你購買的房子已超出你的負擔能力,畢竟,買房與租房不同,你可能面臨更高的水電支出、房子維修、更高的房貸利率等支出,若你的房貸支出佔收入5成以上,且房貸需繳超過15年,那可能會讓你陷入財務危機,淪為房奴,代表你還沒做好買房的準備。
CNBC報導,在個人理財方面,可能沒有比租房,還是買房更具有爭議的話題了,擁護者表示,買房可以鎖定利率,並在理論上,隨著房產升值可為財富累積淨值。相較之下,每月以房租的形式支付相當於房貸的金額,無異於浪費錢。
不過,《粉碎你的金錢目標》一書的作者伯喬伊(Bernadette Joy)則提醒購屋族,不要為了買房而買房。
喬伊指出,在房貸的最初幾年,你的還款大部分都用於支付利息,而不是本金。她說,如果你的房貸期限是30年,那麼5年後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幾乎沒有任何資產淨值,所以她通常會向客戶推薦其他選擇。
如果你要買房,最好選擇15年期的房貸,因為這樣至少能更快地積累資產淨值,她說,如果你負擔不起15年期的抵押貸款,你就真的買不起房子了。
她進一步指出,如果您目前正在租房,考量到房貸,您可能會認為您可以用大致相當的租金來擁有1套房子,但擁有房產還會帶來其他隱性成本,如果準備不足,可能會讓你陷入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
喬伊說,無論你選擇哪種抵押貸款,新房子的面積可能比你租的房子大,而這會導致成本增加。首先,你需要佈置更多的房間。而且,既然你是房子的主人,你可能不會想省錢。
此外,由於暖氣和冷氣空間更大,水電費也會更高。如果你離開市區的公寓,搬到郊區的房子,喬伊建議把更長的通勤時間也算進預算裡。
另,你必須每年預算一定金額用於維修,如家電壞了、房子漏水等突發狀況。
喬伊說,我看到很多客戶的情況是,他們買了房子,一切都很好,直到這些隱性問題出現,然後他們就背負了信用卡債務,或者為了滿足這些需求,不得不大幅犧牲生活方式中的其他方面。
總體而言,喬伊建議採用50-25-25 的預算方法,其中 50% 的收入用於生活開支,25% 用於增加財富,其餘部分用於您喜歡的事情。
如果在考慮了所有成本之後,買房子會讓你的生活費用超過50% 的門檻,那麼就超出你的負擔能力,代表你還沒有準備好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