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1 08:55
台灣5代以下面板廠 3年內全關
袁顥庭/台北報導
2025年9月1日 週一 上午4:10
台灣面板舊廠轉型,Omdia顯示器產業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2至3年之後台灣5代以下的生產線會全部關閉、或是生產線改造轉型,投入MicroLED等新技術,或是轉進FOPLP半導體封裝等,剩下6代、7.5代、8.5代廠生產面板。
今年50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銷售比重過半,32~55吋的中小尺寸電視需求慢慢衰退,反觀65、75、85吋等超大尺寸電視市場仍是每年都成長。面板廠也積極做生產尺寸的調配,目前32~55吋在8.5代廠生產,65~75吋則是10.5代廠的主力產品,而中國面板廠因應市場需求變化增加了8.5代廠的85吋面板生產,並且利用套切讓生產更具彈性。
謝勤益表示,今年京東方旗下第一座10.5代廠折舊結束,從成本結構來看,每片面板減少了50美元~60美元的折舊費用,有助於獲利提升。隨著大世代面板廠的折舊費用逐年下降,面板廠折舊攤提的壓力減少,可以針對稼動率做更彈性的調整。面板廠長期的稼動率動態調整將是常態,預期面板價格和面板廠的營運狀況會更穩定。
謝勤益表示,台灣5代以下不具競爭力的老舊產線會在未來2~3年內全數關停,未來甚至連6代廠也會投入改造。從面板雙虎現階段規劃來看,除已賣給台積電的5.5代廠,群創接下來也會關閉南科的一座4代廠和5代廠,而竹南的3.5代廠也在評估轉作FOPLP。友達則騰籠換鳥在龍潭打造了4.5代MicroLED量產線,2026年計劃關停旗下3.5代和5代廠。
隨著技術演進,顯示器產業產值仍逐年成長,今年估約1350億美元,到了2030年將成長到1570億美元。從各個不同顯示技術來看,年產值超過10億美元是一個關卡,2025年TFT LCD和AMOLED兩大顯示技術產值各約815億美元和564億美元,其他都在10億美元之下。電子紙顯示器出貨量不多但是單價高,今年產值約7.6億美元,隨著應用增加、以及大尺寸化,預估在2028年產值會突破10億美元。矽基OLED因mexta智慧眼鏡導入,預期2026年爆發成長,產值可望一舉衝上133億美元。MicroLED成本偏高,必須找到利基型應用,未來在車用等場域量產之後,預期2030年將突破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