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1 06:44

〈財經週報-限貸週年〉建商喊鬆綁 央行9月理監事會議受關注

2025/09/01 05:30  
央行房市管制措施如何拿捏,將成為9月理監事會的焦點。 (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今年以來受到房市管制措施以及國銀自主總量管制、金管會「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房市量能明顯萎縮,加上有建商財務不善情事傳出,業界要求央行放鬆管制聲浪不斷。然而,學界及央行理事也擔心過早鬆綁恐讓先前努力「前功盡棄」,呼籲外界勿對央行「道德綁架」,央行能否抗住壓力,9月理監事會議備受關注。
據了解,央行一直緊盯房市變化,並收集相關數據,第7波信用管制是否有調整必要,將在9月理監事會上進行討論。至於銀行不動產總量管制實施期間是到今年底,目前沒有提前結束的理由;年底是否鬆綁,則視不動產集中度改善情況以及房市是否朝健全方向發展。

總量管制是否鬆綁 視不動產集中度改善情況
而市場頻頻傳出央行將在理監事會評估將都更、危老等相關貸款排除在不動產集中度計算之外,已被央行否決。央行表示,都更、危老甚至都更衍生的整批分戶貸款,均為中長期貸款,承受房市景氣波動風險,若將其排除,將無法完全反應不動產相關貸款授信風險。
央行自2020年底配合行政院提出的「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祭出第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至去年9月已經過7次調整,俗稱「第7波打炒房」。這段期間,房市曾在2023年上半年大幅降溫,但2023年8月新青安上路後,出現一波搶貸風潮,不少銀行因房貸逼近銀行法第72條之2規範的30%上限,或因內控考量自動踩煞車,並出現所謂「限貸令」,即銀行總行限制、暫停分行房貸放款。
央行擔心過多信用流向不動產、危及金融穩定,去年8月要求國銀根據自身經營情況提出不動產貸款量化改善方案,並給予一年又一季的調整期。今年以來,在央行房市管制措施發酵以及銀行法限制下,房市交易顯著降溫。
央行盼軟著陸 房市仍處調整階段
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房市交易量僅13萬151棟,創下201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低;民眾對房價看漲的預期心理也下降;房貸餘額年增率連10個月下滑,7月僅增6.74%,為20個月新低;無自用住宅者的購屋貸款比率則持續攀升。
然而,房價調整幅度不大,部分預售屋價格甚至持續上漲。雖然7月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降至36.74%,為2021年6月以來新低,仍高於2020年房市管制前的35.93%,且7月底整體不動產貸款餘額擴增至14兆759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逾2000億元,顯示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的情況。
由於央行總裁楊金龍多次強調,打炒房主要為打擊市場投機者,希望的是房市「軟著陸」,在目前房市處於調整階段,央行在「緊」與「放」之間如何拿捏,將成為9月理監事會的焦點。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