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8 22:32
德商贏創工業在新加坡興建東南亞首個世界級「醇鹽」工廠
德國特殊化學品製造商「贏創工業公司」在新加坡裕廊島興建東南亞首個世界級「醇鹽」工廠,有助星國推動永續低碳轉型
一、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MSE)部長兼貿工部(MTI)主管貿易關係部長傅海燕本(2025)年8月27日出席德國特殊化學品製造商「贏創工業公司」(Evonik)新建廠房開幕時表示,為滿足東協地區強勁需求,該公司投資約6,000萬美元在星國裕廊島興建東南亞首個世界級「醇鹽」(Alkoxides)工廠,該工廠每年可生產10萬噸「醇鹽」。「醇鹽」是一種催化劑,可用於製造生物柴油、醫藥、農業化學等產品,亦被廣泛應用在生命科學領域中。
二、由於上述工廠運作符合「範圍一」(Scope 1)及「範圍二」(Scope 2)溫室氣體排放標準,且「醇鹽」是製造生物柴油的重要催化劑,因此該項目有助於推動新加坡淨零排放目標及「永續裕廊島」。
三、依據新加坡於2021年發布的「永續裕廊島」報告,星國政府積極推動裕廊島轉型為「永續能源及化工園區」,並設定兩項目標:(1)在2019年水平基礎上將永續產品生產量提高1.5倍;以及(2)釋放至少200萬噸碳捕捉潛力。
四、傅海燕部長透露,新加坡在上述目標取得進展如下:
(一)在「永續產品」方面:星國近期已吸引可觀的「特殊化學品」投資項目,包括來自「贏創工業」、「可樂麗」(Kuraray)及「阿科瑪」(Arkema)等公司投資。相關投資有助於新加坡掌握全球特種化學品需求成長的商機;
(二)在「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方面:新加坡在 2024年委任「S Hub」為主要開發商,研究從星國展開「跨境碳捕捉與封存」項目的可行性,相關討論已取得良好進展,並計劃最遲於2030年啟動該項目。
五、傅海燕部長另指出,新加坡政府刻正加強支持低碳解決方案的研發與試點,包括投入近1億9,000萬星幣(1億4,700萬美元)支持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以及氫能等低碳技術研究。同時設立「低碳技術轉化測試平臺」(LCT3),協助企業邁向低碳轉型。
六、傅海燕部長表示,能源與化工業是新加坡製造業第二大板塊,目前「特殊化學品」產值占整體能源與化工業產值五分之一,其附加價值在近10年間成長一倍,達50億星幣(38億8,000萬美元)。未來星國將進一步推動具高附加價值的「特殊化學品」發展。新加坡在相關化學品生產擁有優勢,包括具備健全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及領先的貨品聯通能力等。
七、另一方面,傅海燕部長肯定「贏創工業公司」對新加坡新創生態系統的貢獻,包括透過「贏創風險投資公司」(Evonik Venture Capital)支持境內具潛力的新創公司(Revivo Biosystems 及Allay Therapeutics等)發展,以及與星國大專院校合作進行研究及提供學生實習機會。
八、「贏創工業公司」亞太區總裁Claus Rettig表示,上述新廠主要服務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市場。新加坡擁有完善的經商生態系統,包括:豐富人才儲備、物流設施完善、政府機關效率卓越以及星國政府承諾提供充足再生能源等,持續吸引該公司投資新加坡。「贏創工業公司」自1969年進駐星國以來,除了設立亞太區總部,並擁有五座工廠及一間研究中心,目前聘僱員工約800名。(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