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王CTWANT |鄭思楠
2025年8月28日 週四 上午6:00

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9月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展覽將共同揭示封裝技術與先進製程的演進,並展現如何為半導體產業創造更大商業價值。」(圖/SEMI協會提供、截自semicon官網、報系資料照)
九月將在台北登場的「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今年首度設下門檻,非產業人士要買門票一張500元,CTWANT記者採訪發現,這場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展,三年來觀展人數翻倍,今年展覽更將吸引10萬人,「人太多」怕影響觀展品質,因此打破30年來免費入場的初衷。
今年SEMICON Taiwan吸睛的關鍵,是展場暗藏激烈的技術武林大火拼。隨摩爾定律遇上瓶頸,不敷AI與HPC(高效能運算)驚爆的需求,全球各大廠的先進封裝技術,將躍上舞台中央;再者,日前涉入台積電(2330)2奈米技術外洩案的科技產業八卦主角東京威力科創(TEL),也將出席。
SEMICON Taiwan是台灣最國際化,也是唯一的半導體專業展會,自1996年舉辦以來,已躍居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專業展覽(全球第一大的半導體專業展會是SEMICON West;美國西部半導體展)。主辦單位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告,今年以「Leading with Collaboration. Innovating with the World. 世界同行 創新啟航」為主題,將有來自 56 國、超過 1200 家企業、逾 4100 個攤位。
值得一提的是,開展以來一直免費觀展的SEMICON Taiwan,今年首度售票一張500元。主辦單位告訴CTWANT記者,理由很單純:「人太多了。」事實上,SEMICON Taiwan近三年參觀人數已翻倍,2022 年僅 4.5 萬人次,隔年增至 6.2 萬,去年更飆破 8.5 萬,今年則上看 10 萬。
為了「觀展品質」,主辦方決定設置門檻,非半導體或非微電子產業人士需要購票,產業內人士只要在8月31日前完成報名,仍可免費取得觀展折扣碼。

日月光近二年營運受先進封裝需求強勁推動,公司積極加碼相關布局,日前在法說會上指出,目前先進封裝產能已滿載,將持續擴產。(圖/日月光提供)
今年展會將在9月8日由一系列高峰論壇揭開序幕,9月10日至12日正式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二館登場,重頭戲則是燒熱台北股市的題材「先進封裝」技術。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直言,「當 AI 晶片效能需求超越單一晶片物理極限,先進封裝技術正成為實現系統級整合的關鍵路徑。」從3DIC到Chiplet,從FOPLP到CPO(共同封裝光學),今年SEMICON Taiwan正式把這些過去的「配角」推到舞台中央。
回顧半導體演進史,半世紀以來依循摩爾定律前進,每兩年,晶片上電晶體數目翻倍,效能倍增、成本下降,然而隨製程微縮逼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逐漸失靈,而AI 與 HPC(高效能運算)需求的崛起,半導體業必須找出一條新路,也就是封裝技術。
而最新的封裝高手對決,將在展前論壇一一登場,9月8日下午「面板級扇出型封裝創新論壇」,由AMD、日月光(3711)、力成(6239)等大廠的技術專家同場,分享最新技術進展與市場應用策略。
隔天9月9日有「異質整合高峰論壇」,台積電、美光、索尼(Sony)、光子晶片新創公司Lightmatter等企業高層齊聚,深入探究3DIC、CPO及AI封裝供應鏈的技術成果與實務挑戰。
同天,還有「3DIC全球高峰論壇」,由台積電、聯發科(2454)、日月光等大廠的重量級人物領銜演講。此外,當天還將舉辦「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SEMI 3DIC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lliance 3DICAMA)」啟動大會,串聯國際廠商、建立標準,加速技術商轉。

東京威力科創社長兼執行長河合利樹(右三)每年都來台參加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並拜會台積電等供應商高層。(圖/報系資料照)
今年參展陣容同樣星光熠熠,日月光控股(3711)、信驊(5274)、神盾(6462)、群創(3481)、力成(6239)、穩懋(3105)、研華(2395)、臻鼎-KY(4958)、台灣先藝(荷蘭商ASM international(ASMI)集團在台灣投資設立的子公司)、日本半導體精密加工設備商-迪思科(DISCO)、美商科磊(KLA)、東京威力科創(TEL)等國內外領先廠商悉數到場。
但今年最受矚目的,卻落在身陷台積電2奈米技術外洩案的東京威力科創(TEL)。這家設備巨頭確認仍將參展,卻難掩「帶罪登場」的氛圍。
市場盛傳,TEL社長兼執行長河合利樹將親自站台自家展位,並可能在會期中拜訪台積電高層,甚至展開重大談判,被業界解讀成是帶著「負荊請罪」意味的行程。至於TEL是否會如往年舉辦產品與技術說明會,則成了今年展會的一大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