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網
2025年8月27日 週三 上午10:57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金居股價自7月8日57.2元狂飆至今(27)日232元一度漲停,短短50天暴漲近306%。(圖/翻攝自三竹資訊)
三大利空也關不住! 上櫃銅箔廠金居(8358)驚爆內鬼竊密案,前高層林姓總廠長、盧姓組長疑帶走關鍵營業秘密投靠中國,檢調已對二人發布通緝,另有陳姓組長與張姓工程師等3人昨(26)日遭嘉檢起訴,成為繼台積電後又一爆出「內鬼洩密」的上市櫃公司。
更雪上加霜的是,金居股票期貨未沖銷比率高達13.8%,快觸及期交所15%警戒線,被期交所示警,再加上二週前處置,等同3大利空消息連環襲來,但完全沒有撼動金居瘋狂的股價走勢,金居自7月8日僅57.2元起漲,至今(27)日仍強勢鎖住一度漲停232元,一直到27日早上10點27分左右,才一度翻黑。不過金居在短短50天內狂飆近306%,展現「風暴也關不住」的驚人韌性。
金居內鬼竊密 營業秘密變跳槽籌碼
嘉義地檢署調查,金居高層林姓總廠長與盧姓組長離職後赴中任職,還陸續吸收陳姓組長、張姓工程師等人,密謀蒐集公司核心製程與配方文件,甚至透過微信傳送「研發立項用銅箔主要指標調查表格」給中方。檢方依《營業秘密法》起訴3人,並對滯留中國的2人發布通緝。
《三立新聞網》記者調查,金居其實早就已經主動向檢調檢舉、提出告訴,5月更是在檢方搜索時全力配合,協助調查涉嫌洩密的員工,同步發布重訊,與先前台積電及其他大廠同樣強調「自主揭弊」的作法如出一轍。

金居(8358)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早於5月1日即主動向檢調舉報內部員工涉嫌洩密,強調全力配合調查、追究法律責任。(圖/翻攝自公開資訊觀測站)
當時,檢調人員進入金居雲林廠區,針對涉案人員的辦公電腦與相關文件展開搜查,才逐步揭露出內鬼離職前就重製銅箔製程配方數據,把公司核心技術資料、關鍵數據透過通訊軟體line傳送至中國業者,等同「帶槍投靠」。
廣告
金居在聲明中強調,該些技術資料都是歷經多年研發的獨家成果,包含銅箔製程的關鍵參數與配方,並已取得多國專利,絕非外界能輕易複製。而金居公司投入3億5430萬元研發的「R系列高頻高速銅箔」,年營收68億元,R系列高頻高速銅箔就占了一半的營收。公司也喊話,將持續強化內部資訊安全,導入分層管理與多面向專利保護機制,全力守護台灣電動車及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優勢。
櫃買中心連番出手 期交所祭限制仍擋不住
金居(8358)近期爆出內鬼洩密案,股價卻逆勢狂飆。事實上,金居因連續3個交易日成交量過熱,早在
8月19日至9月1日就被櫃買中心列為注意股並實施
人工管制撮合,每5分鐘才能成交一次。
更驚人的是,截至8月26日收盤,金居股票期貨(代號PQF)未沖銷部位已達流通股數13.8%,逼近15%警戒線,期交所提醒,若超過此比例,期交所將限制該期貨的交易方式,僅能進行了結部位,無法再新增持倉。即便面臨「內鬼風暴+一般處置+期貨管制」三大利空,金居股價今仍然45度角上攻,盤中一度漲停,雖被打開,但仍展現「也關不住」的瘋狂行情。

金居股價自7月8日57.2元起漲,狂飆至今日漲停股價一度至232元,短短50天暴漲近306%。(圖/翻攝自金居開發官網)
股價45度角狂衝 50天暴漲306%
雖然「內鬼洩密風暴」正延燒,金居股價卻完全沒有受挫,反而如同裝上火箭般一路猛衝。自7月8日低檔僅57.2元起漲,至8月26日盤中直攻226元漲停,短短49天驚漲近3倍,走勢堪稱45度角往上飆升。市場原以為內鬼遭起訴、櫃買中心祭出一般處置、期交所再啟動「期貨只能平倉」等三大利空,會重擊投資人信心,結果卻欲罷不能。法人直言,在AI伺服器、軍工題材發酵下,資金追捧熱度火燒眉毛,金居已成盤面最炙手可熱的飆股,連連限制也擋不住多頭力道。
法人警示風險 題材股炒作火燒眉毛
法人提醒,金居屬於銅箔基板關鍵材料廠,短線題材雖火,但股價短期暴漲過快,期貨交易也被限制,顯示風險正在升高。市場熱錢雖追捧,但也怕「漲得快、跌得也快」,投資人仍需嚴控部位。
金居公司8月26日聲明如下:
本案產品為客戶認證通過且長期量產之產品,各製程階段均蘊含獨特技術訣竅,非不肖廠商所能輕易仿襲。金居採取分層管理方式妥善保護營業秘密,並透過不同面向的專利申請策略,強化競爭力、阻絕外界仿襲,以確保公司長期優勢與營運穩定。
此次藉由內部監控機制,金居得以及早發現異常並迅速啟動法律行動,並與執法機關合作,有效防堵不法。金居公司亦感謝執法機關迅速的查緝作為。
未來,公司將持續推動高階 HVLP4 銅箔技術發展,並結合營業秘密與專利雙重保護,以確保在全球市場的競爭領先地位。除內部專有技術外,目前金居已於台灣、美國、日本及中國等主要市場取得多項發明專利,為公司技術佈局與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