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7 04:13
國際財經:川普推動「以股換補」新模式,美國版「隱形主權基金」浮現
財訊新聞 2025/08/26 14:51
【財訊快報/陳孟朔】《華爾街見聞》報導,美國政府加速發放《晶片法案》補貼,卻同時換取英特爾(Intel,美股代碼INTC)9.9%股權,這一舉措被視為川普政府推動「以股換補」的新模式,也讓外界懷疑一個非傳統形式的美國主權財富基金正在悄然成型。
英特爾並非特例,市場普遍猜測,其他獲得補貼的晶片企業如美光科技(Micron)、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格芯(GlobalFoundries)等,都可能成為下一批「被換股」的對象。川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更直言:「我確信未來會有更多交易,不管是在這個產業,還是其他產業。」
事實上,美國政府的投資觸角早已伸向不同領域。7月期間,國防部收購稀土供應商MP Materials 15%股權;早前還要求輝達(Nvidia)和AMD將在中國的部分銷售收入繳回,並取得美國鋼鐵「黃金股」以在併購決策上保有否決權。賓州大學教授Ghahramani指出,這些分散的舉措「實質上就是一個主權基金的雛形」。
不過,學界與投資圈對此模式存疑。與挪威、新加坡依靠貿易或能源盈餘建立的基金不同,美國本身財政赤字龐大,卻由政府直接持股企業,被批評可能帶來透明度不足與政治化風險。俄克拉荷馬大學教授Megginson直言,這是「一個或許時機已到,但仍然是個壞主意」。
此外,這些政府投資並非純粹財務考量。以英特爾為例,雖然美國商務部承諾在股東大會投票與董事會一致,但仍保留一項關鍵否決權:凡是可能影響公司與政府關係的決策,政府可自行決定反對。這意味著,若英特爾未來打算出售虧損的晶片製造業務,政府可能會出面阻止。
換言之,美國版「隱形主權基金」正一步步浮現,但它帶來的不僅是資本支持,也可能是政府對企業經營的深度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