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05:30

勞動部為提升技能及促進就業提供的支援措施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中央社資料照)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匯率波動等多重國際經濟變局,國內特定產業鏈已感受到壓力。為防此波「關稅海嘯」衝擊勞工就業穩定,勞動部依「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於8月13日發布「因應國際情勢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涵蓋「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就業」3大面向,同時公告「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給予9大產業勞工具體支援措施,協助勞工與企業共渡難關。
勞動部長洪申翰強調,為避免企業因訂單減少而裁員,讓勞工落入失業的困境,這次推出方案以「穩定在職」為首要目標,透過多元且強化的支持手段,降低外部環境對就業市場的衝擊。
薪資補貼提高 減班休息最多領12100元
這一系列措施整合勞動部現有方案資源,涵蓋「提升技能」、「穩定就業」、「促進就業」三大面向,從給予減班休息勞工薪資補貼,到利用空檔進行技能再培訓,再到協助失業勞工重返職場,期望建構一套完整的支援體系。
其中,回溯至8月1日實施的「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讓被迫減班休息的勞工維持穩定收入。考量對等關稅「20+N」將嚴重衝擊製造業,因此適用對象從原有的「橡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擴大至「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及「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共9產業。
勞動部表示,強化版措施重點在於大幅提升薪資補貼,過去補貼是按勞工減班休息前後「薪資差額50%」計算,每月最高領取8700元,為加強保障勞工的生活,新制將補貼比率提高至薪資差額70%,每位勞工每月最高可領12100元。
鼓勵勞工參加職訓 可同時請領訓練津貼
此外,勞動部鼓勵勞工與企業將減班休息的空檔,轉化為提升技能的黃金時期。減班休息的勞工若參加職業訓練課程,可依據參訓時數,申請以「每小時最低工資」計算的訓練津貼,且新制打破過往的限制,允許勞工同時請領「僱用安定措施的薪資補貼」與「訓練津貼」,期望提升參訓意願。兩項津貼合併領取的總額,以不超過減班休息前的薪資差額為限。
至於其他訓練獎勵措施,還包括勞動部鼓勵受影響的企業為員工規劃內部訓練計畫,只要企業在辦訓期間維持至少9成的僱用規模,並給予勞工不低於最低工資的薪水,即可申請訓練費用補助。
若是15至29歲的失業或待業青年,參加「產業新尖兵計畫」等訓練課程,除訓練費用補助外,還可申請每月最高1萬元「訓練獎勵金」,引導青年投入國家重點發展產業。除穩定在職員工,勞動部也針對已失業勞工、初次尋職青年及微型創業者,提供一系列促進就業與創業的協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