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8-23 10:12

給你500萬,你還是會變成窮人--4

給你500萬,你還是會變成窮人--4
  其實,這些小販只需要每天省下5盧比,依靠複利效應,只需要50天,就可以不用去向富人借錢了。然後他們的收入就會大幅攀升。
財富觸手可得,可是所有的小販都堅持向富人借錢,每天付給富人50盧比利息。
  9年過去,富人不用工作卻越來越富,窮人辛勤工作卻越來越窮。
  穆來納森說:
  「長期處於稀缺狀態的窮人,其判斷力和認知能力會因過於關注眼前問題而大大降低,而沒有多餘頻寬來考慮投資和長遠發展事宜。最終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
  也就是說,一個人窮著窮著,就會變得又傻又衝動。
  他們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
  缺錢 - 只關心賺錢的事,變得衝動和失控 - 心智頻寬減少 - 產生錯誤認知和決定 - 放大對錢的稀缺心態 - 惡性循環。
  伊頓公司的司訓里說:
  做出規劃,今天所做的事情,是為了我們有更好的明天。
  未來屬於那些在今天做出艱難決策的人們。
  越是貧窮的人,越需要給自己做完整的人生規劃。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研究,他們找來一批出身環境和智商都差不太多的年輕人,其中27%的人沒有人生規劃,60%的人有非常模糊的人生規劃,10%的人有短期規劃,只有3%的人有長期規劃。
  25年之後,有長遠規劃的幾乎都成了社會頂尖人士;
  有短期規劃的都成了中產階級例如醫生、律師;
  有模糊規劃的人生活在社會中下層,沒什麼出息但又特別希望孩子有出息;
  完全沒有規劃的那些人成了社會最底層,整天都在怨天尤人。
  這個調查說明了什麼——不同的人生規劃,讓每個人拉開了距離。
  所以,要跳出稀缺導致的窮人思維,就要強行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道視野——
  制定清晰的人生規劃,短期的長期的,然後一步一步去實現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