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05:30

近一年來,共有多家國銀在九州新增日本分支機構。圖為福岡市區。(記者王孟倫攝)
■王孟倫
國銀海外分支機構(含分、子行)獲利出現「兩樣情」。一邊是中國獲利持續萎縮,導致市場逐漸看淡,並陷入急凍,另一邊的日本卻呈現強勁成長,例如上半年日本獲利成長32.23%,在國銀海外五大市場當中,表現最為亮眼,也讓金融業者加速插旗日本。國銀中日兩國布局一冷一熱,凸顯「獲利」與「風險」兩者同為重要。
國銀海外分支機構已經成為主要賺錢來源,從統計數字來看,今年上半年合計獲利為481.5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到國外打拚市場已經是絕對趨勢;以海外分支機構五大市場來看,最受到矚目的是中國與日本,今年1到6月獲利分別為43億元、32億元,獲利絕對金額排名分別是第四與第五。
中國部分,今年上半年獲利年減9.6%,主因是呆帳費用增加,由於中國經濟近年成長趨緩,房地產風險增加,對投資案與資金拆存都持謹慎保守態度,這也使得國銀在中國分支機構的獲利難有表現;至於過去國銀積極投資中國的情況,早已不復見。
日本部分則在上半年迎來好成績,獲利創歷年同期最高,顯示國銀在日本市場還有很大成長空間;這波投資日本熱潮,從台積電在九州的熊本建廠開始,東京和福岡已成為國銀布局的兩大據點。從目前趨勢看,日本獲利超車贏過中國,應該最快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上半年就會出現。
換言之,中國冷、日本熱是可以預見的發展,尤其當台日民間交流越來越熱絡,東(東瀛)升西(中國)降將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