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05:30

政院昨通過經濟部、國發會、財政部等共同擬具的「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修法聚焦在股份轉換成立產業控股公司時增訂租稅措施,幫助工具機等傳產業者,力抗美國關稅風暴。圖為台灣工具機公會成員,左起為工具機公會創會理事長楊德華、名譽理事長許文憲、現任理事長陳伯佳、名譽理事長嚴瑞雄、常務理事嚴璐。(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工具機產業籠罩美國關稅危機,行政院昨通過經濟部、國發會、財政部等共同擬具的「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修法聚焦在股份轉換成立產業控股公司時增訂租稅措施;工具機業者表示,目前大環境景氣不佳,且台灣工具機同質性高,若能由藉此強強聯手,也是很好的契機。
企業併購法第四十四條之二、第五十二條之一與第五十四條修正草案,要解決現行企業如透過股份轉換籌組產業控股公司,股東面臨證券交易所得須計入基本稅額,形成無實質現金收入,卻需繳稅情況。
這次企併法增訂股份轉換租稅措施,當公司依企併法二十九條,被他公司收購為其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時,且收購公司已經國發會認定為「產業控股公司」,股東在取得新公司股份為對價時,證券交易所得可在「實際轉讓時」再行申報核課,亦即可延緩課稅,另「明定通報義務」,產業控股公司依規定檢具股東文件,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以確保稅收權益。
業者:樂見修法 調整體質好時機
工具機界指出,籌組控股公司議題業界已討論一陣子,好壞意見都有,樂見政府修法提供誘因,至少會是一個契機,尤其現在大環境景氣因美國關稅衝擊,很多中小型廠商的二代、三代都不太想接手,此時是調整體質的好時機點。
但業者也說,台灣的工具機廠體質相近,若要籌組控股公司,最上位的控股母公司需有經營小組、配套完整才能指揮子公司,且各家文化也需要磨合。
國發會拚5年15家產業控股公司
業者表示,目前國內工具機大咖也有攜手合作案例,例如東台五月剛宣布取得永進一成股權,百德也與東台在歐洲通路合作等,要先交往、試水溫後才知道能否修成正果。
國發會後續將會同財政部訂定相關辦法,規範產業控股公司的規模、型態與營運範圍,並明確規定收購公司、被收購公司及股東須符合之要件,相關子法將與租稅措施同步上路,日期由行政院另行公告;國發會預計五年內帶動至少一定規模的十五家產業控股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