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21:57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對核電議題再上媒體專訪。(取自網路)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核三823公投倒數,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接受網路媒體專訪,重申核電重啟有核安、核廢、人民同意等三個前提必須滿足,他也說,公投時機不適合在安檢完成前舉行,應先有完整的安全評估,再由人民決定是否承擔殘餘風險。
曾文生說明,核電廠的安全要透過科學程序,簡單而言是做風險管控,「因為不是神啊」,無法百分之百保證安全無虞,台電基本上就是依科學的程序去把工作做好。對於核能要不要使用,台電態度很清楚,把安檢程序做好、跟人民報告,最後讓人民做選擇,「這個才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程序」。他提到,延役需經老化分析、同儕檢查,國際核電廠間會互相監督。
核廢料部份,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倡議芬蘭透過DBD技術,但曾文生說,台灣地質不如歐洲穩定,DBD深層鑽孔概念在台灣仍具挑戰。
曾文生說,高階核廢儲存要一萬年、十萬年、一百萬年全部都用乾貯不見得完全不行,但是問題是要去看著它、保護它,經費換算回來,現在的發電成本是不是划算,核電有安全問題,但安全問題是前提條件,台電也要考慮經濟問題。
核電正方宣傳「核電一度1.5元、綠電7.75元」,他也說這不完全正確,7.75元是部分早期離岸風電前10年的躉購價,且再生能源價格長期固定,不會像燃料有大幅波動,現在來看,5塊多再生能源蠻貴的,但20年後還是五塊多啊,他是不會漲價的,強調不能只看單一時點的價格,需要從長期財務與穩定性評估。
至於AI需求推升用電,曾文生說,用來生成圖像就等同手機充滿一次電,日常生活的輔助使用耗電量龐大,微軟等科技巨頭就為此積極尋找電源,集中供電需求推升美國電網壓力。台電也建議像鴻海等要AI資料中心,最好靠近再生能源設置,就近供應更有效率,雖然光纖設置距離會拉長,但仍比電纜容易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