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23:40

白宮有意以晶片法案補貼換取三星電子的股權,此舉令這家晶片巨頭和其他晶片企業感到不安。(示意圖,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白宮似乎有意以補貼換取三星電子的股權,此舉令這家晶片巨頭和其他晶片企業感到不安,人們擔心這一前所未有的舉動,可能會引發企業管理層監管的漏洞,或波及其他出口商。白宮也證實正與英特爾談判獲取10%股權,媒體盛傳台積電和美光也受波及,這些晶片大廠已經大幅加碼投資美國,未來如果又讓美國政府持股,恐怕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韓媒中央日報(Korea JoongAng Daily)報導,這項由川普政府提出的提議招致專家的尖銳批評,他們警告稱,這可能成為美國逃避補貼承諾的藉口,並使非美國企業處於不利地位。三星和SK海力士尤其擔憂,因為這兩家公司已承諾向美國半導體工廠投資408.7億美元,並期望獲得拜登政府承諾的撥款。
三星承諾斥資370億美元建設位於德州泰勒的新晶片製造基地,該基地將容納兩座先進的4奈米和2奈米晶圓代工廠,以及一個研發中心。這項投資已從最初的170億美元計畫大幅增加,部分得益於美國的激勵措施。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向三星提供了47.45億美元的補助。
如果將這些資金轉換為股權,美國政府實際上將擁有三星約1.6%的市值,截至週三,其市值為417.3兆韓元。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週二證實,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在與英特爾談判一項協議,該協議將授予美國政府10%的無投票權股份,以換取79億美元的《晶片和資訊處理系統法案》撥款。
盧特尼克告訴CNBC,美國政府尋求的是「投資」回報,而非「直接贈與」。他強調,這些股份不附帶任何治理權,而是將其定義為將拜登時代的撥款轉化為「美國人民」的股權。
雖然該計畫是川普透過英特爾重振美國晶片代工業務的舉措之一,但將同樣的模式推廣到外國公司則會帶來一系列不同的影響。路透社週二報導,盧特尼克正在考慮為其他晶片製造商採用類似的模式,並明確指出三星是潛在候選人。美國商務部控制527億美元的《晶片和資訊處理系統法案》資金,並有權調整條款。
三星拒絕對此事置評。
這樣的轉變將標誌著與先例的戲劇性轉變。美國政府很少購買外國上市公司的股權,任何入股三星的計畫都可能需要韓國政府的批准,而韓國政府可能會採取行動阻止。
一些專家認為,一個更可行的選擇是,華府尋求收購三星美國子公司的股權,例如位於奧斯汀和泰勒的工廠。即便如此,分析師認為三星幾乎沒有動力接受該提議,並指責美國違背了最初的承諾。
現代汽車證券執行董事盧根昌 (Noh Geun-chang) 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入股,可能會在短期內給三星股價帶來心理上的提振。但從長遠來看,如果三星晶圓代工業務表現良好,其部分股權由美國政府持有這一事實可能會被視為負面因素。
韓國產業經濟貿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養平 (Kim Yang-paeng) 表示,三星或SK海力士幾乎沒有動力接受這樣的提議。 他說:「但如果他們拒絕,美國可以聲稱美國履行補貼承諾,這是外國公司拒絕了補貼,這樣華府就沒有任何支付義務了。這種策略將使美國晶片製造商獲得預留資金,同時將外國公司邊緣化,從而強化了人們對歧視性產業政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