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紅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19 23:45

加息難阻中國通脹

消費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是測量通膨最常看到的溫度計。這指數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包括多種(常有幾百種)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多種商品和服務會被分為幾個主要的類別。
每個邦國的CPI計算所包含的類別內容不盡相同。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涵蓋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醫療、成衣、娛樂、其他等七大類商品的物價來決定各種支出的權數。中國的CPI的構成包含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娛樂教育文化、居住八大類產品價格,在八大類產品中CPI權重最高的是食品,其權重為32.7%,因此食品價格上漲將推動整個CPI上漲。
最近中國的CPI被食品帶著上升,而食品物價的上升最主要是兩個因素:農產品收成的降低以及被狂飆的房價帶動所呈現的虛漲,雙重帶動的上漲。
然而,最近中國推出加息,期待加息後,降低市場流通的貨幣,藉以減少通膨的惡化。然而,當食品在指數所佔的權重(weight)是超過30%時,幾個百分點的加息是杯水車薪,完全無補的。所謂權重就是等於說,一個人的收入,有多少是開銷在食品消費。若30%的收入是花在食品上,則調息1 、2%能讓消費者的錢大量往銀行儲存嗎?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的經濟已經不是中南海用政治力干涉可以化解的了。最主要原因是黨官利用職位在黨國企業,以寬鬆貸款所投資的房地產,這些好處被套牢著。所以也只好讓通膨一直往上漲。
若要解決房地產的高價,必須泡沫化,賤賣,帶動其他物價下降,而最後才來看真正因農產品不足所帶來的食品通膨有多少,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要不然,光是金融的加息,那是無法解決的。
如今中國面對著必須在鋼筋水泥與稻米大麥,工與農兩樣之間作選擇。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工業化,選擇了鋼筋水泥;但如今碰上必須以鋼筋水泥當飯吃的時候了,花得來嗎?想要用稀土箝制全球?人家用米、麥箝制著稀土,看那個撐得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