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2025-08-15 07:20 ET

川普2.0關稅雖導致美國物價趨升,就業減弱又指向成長減速,但策略師認為,只要企業獲利成長持續不輟,衰退也未降臨打擊支出,美股就有逆勢衝高的底氣。(路透)
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漲幅為三年來最大,證實
關稅已開始直接衝擊企業,再加上月初公布的7月就業成長比預期弱,指向經濟成長趨緩,顯示「停滯性通膨」似乎山雨欲來。在這種氛圍下,
美股史坦普500指數14日竟再創新高,令人訝異。為何美股能處變不驚、逆勢上漲?
成長停滯和通膨勁揚,這種「停滯性通膨」(staflation)似的經濟情況,以往公認是投資人最害怕的結果,因為可能限縮央行的選項,政策利率升也不是,降也不是。
美股撐盤支柱:企業盈餘成長不輟
然而,目前看來,股市似乎可與成長減速和通膨趨升跡象和平共存。這是因為,「停滯性通膨」威脅雖日益迫近,企業獲利成長仍屹立不搖,經濟衰退也還沒看到影子。
摩根大通跨資產策略主管薩洛裴克接受外媒訪問時說:「當前環境最讓人困惑的一點,就是在世界朝停滯性通膨方向前進,而且關稅炮聲隆隆,貨幣政策和貿易又充斥不確定性的此刻,股市怎能躍上或逼近空前最高點?」
薩洛裴克說:「我們尚未到停滯性通膨的地步。成長仍不錯,仍是正成長。成長股可貴之處,就是即使經濟成長減緩,也能創造盈餘成長。依我們之見,一切可能安然無事,直到經濟陷入衰退為止。假如成長率由正轉負,情況基本上就會變得什麼都不安全,什麼都會受到打擊。」
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仍有3%的水準,但今年數據可能受關稅效應扭曲--家庭和企業趕在新關稅實施導致物價上漲前採購、囤貨。7月就業成長意外放緩到僅增7.3萬人,前兩月數據還大幅下修。上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仍溫和,但主因可能是企業吸收增加的成本,尚未轉嫁給消費者。周四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比預期火熱,可見川普2.0關稅開始推升供應鏈上游的價格,是截至目前關稅將助長通膨最明顯的徵兆。
然而,美股史坦普500指數14日逆勢上漲1.96點,收在6468.54點,是今年來第18度改寫歷史新高紀錄。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盤旋在歷史顛峰附近,只比前市創新高的21710.67點小跌2.47點。
停滯性通膨vs.經濟衰退
加州CalBay投資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傑拉南解釋,當前停滯性通膨似的氛圍增濃,但對股市來說,並不像經濟衰退那麼駭人。
傑拉南說:「衰退期間通常會見到失業率竄升,企業盈餘、經濟成長、消費者支出全受影響,自然也會拖累股價。至於停滯性衰退,通常會看到經濟成長減緩,通膨居高不下,但失業率通常不會像全面衰退期間那樣飆升。」
FactSet分析師巴特斯說,截至上周五為止,81%的史坦普500成分股公司第2季盈餘都優於預期,比率高於過去五年平均的78%。整體而言,這些企業上季每股盈餘也比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測高出8.4%。同時,在盈餘法說會上提到「衰退」字眼的史坦普500成分股公司,比第1季大減87%。
薩洛裴克表示,據他觀察,華爾街對經濟的看法,愈來愈與市井街坊實際情況脫節。實際經濟現況是,成長的確減緩,但景氣尚未萎縮,經濟尚稱良好,足以支撐大型成長股繼續漲,因為這些公司較不受關稅和何時降息影響。而且,未來新科技驅動生產力提升,可能抵銷關稅造成的通膨效應,讓企業盈餘成長無損。
總之,如果經濟成長減緩,但企業盈餘仍強勁、就業市場也沒垮,股市就有穩中趨堅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