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新聞雲
>
政治
2025年08月13日 09:02
政治
政治焦點
國會直播
專題報導
前藍委罕替賴政府說話「不該陷批評症候群」 喊面對關稅談判現實
您未來的家 快用AI模擬裝潢 居家風格即現
▲國民黨前立委許毓仁。(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近日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的討論中,在野黨多次批評「關稅疊加」,以及質疑「黑箱」;不過,前國民黨立委許毓仁13日持不同看法,他認為要面對現實,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也不該陷入「批評症候群」,而「黑箱」問題,他認為要理解透明化的限制,川普總統刻意把談判節奏壓縮到極限,讓透明化變得困難。
https://ads.stickyadstv.com/auto-user-sync?_fw_gdpr=0&_fw_gdpr_c
許毓仁13日以題為「台灣關稅談判:面對現實、團結應對」發文表示,這段時間的輿論熱度反映出大家對經濟前景的關切,但在情緒背後,必須冷靜看清現實,「台灣正處在艱難的國際經貿環境中,這需要我們不分藍綠、團結一致,才能走出困境」。
許毓仁指出,國際上「對等關稅原則」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目前只有歐盟和日本在談判中成功納入不疊加條款。台灣現階段採用的只是「暫定稅率」,談判尚未結束,自然適用原則而不是例外。連南韓將對美投資提升到 3500 億美元,都還沒換到不疊加條款,台灣若在談判中途就能拿到,國際上恐怕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許毓仁呼籲,不要陷入「批評症候群」。他說,有些人批評談判團隊能力不足,但現實是,不管藍營或綠營執政,負責談判的專業人員幾乎是同一批,包括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幕僚與智庫專家(中經院、台經院等)。貿易談判不是一場場「鍵盤比賽」,而是長期累積的實力與布局。
至於在野黨批評「談判黑箱」,並多次要求公開一事。許毓仁也說,必須理解,川普總統刻意把談判節奏壓縮到極限,讓透明化變得困難。
許毓仁表示,傳統的貿易談判往往以「年」為單位,雙邊先交換開放清單,再做產業影響評估、舉辦公聽會、設計補貼與轉型方案,最後簽署草約與正式協議。
許毓仁指出,川普的「對等關稅」是以「天」計算,九十天要談一百多國。他的慣用手法是先祭出極高稅率威脅,待對方震驚後,再丟出看似較合理的對案,並要求短時間內做出決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許毓仁說,日本的例子很典型:前七輪談判幾乎沒結果,第八次談判卻被直接帶到白宮橢圓辦公室,當場把對美投資從 4000 億美元加碼到 5500 億,並要求立即打電話回國決定是否接受。這種談判模式根本沒有時間與國內逐條溝通,也導致日方與白宮在稅率累加問題上各說各話,甚至至今未公布正式簽約文件。
接著,許毓仁強調,對等關稅對台灣傳產影響最大,這些產業近年本就受到匯率與國際稅率的雙重壓力。政府當然希望在談判中爭取不疊加條款,但必須認清——低稅率往往要用「大投資或大採購」來交換。
許毓仁說,以色列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稅率也只是15%,並未達英國的 10%。南韓投入 3500 億美元都換不到不疊加條款。若台灣真的要爭取這項例外,國內是否能接受數千億美元級別的對美投資或採購?
最後,許毓仁呼籲,團結才有籌碼,他認為,這場關稅談判,不僅是經貿議題,更是攸關台灣產業生存與國際地位的考驗。需要認知到: 國際規則並非量身打造給台灣,談判必須在現實與利益間取捨;政治對立與意識形態爭論,無助於提升談判籌碼;在國際談判桌上,台灣必須呈現一個團結、一致、務實的國家形象,才能讓對方相信我們有能力兌現承諾,也才有機會爭取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