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8-10 08:59

給明年依然年輕的我們--12

給明年依然年輕的我們--12
噢不,是他們的人生目標。其他事情也一樣:「我要吃飯麼?」「不吃飯我能活捉林志玲麼?」"不能,所以我要吃飯。」「我要去夜店麼?」「去夜店能幫我活捉林志玲麼?」「不能,鍛鍊好身體一定可以。所以我還是用去夜店的時間貨幣去換強健的體格和詠春拳吧。」你會發現你不用再去依賴不靠譜的複雜邏輯,做任何決定都很簡單而且正確。當然,你的人生目標會「活捉林志玲」看上去高尚、空洞很多,它也一定會涵括你對自己、對身邊親人好友、對世界的考量。但記住無論如何,你那外人看似空洞的目標曾讓你哭出來,所以它對你來說一定有極為豐富的含義。
最後,你可能會問:「我怎麼能確定一直按照人生目標做出選擇,我一定能最大化幸福感呢?」 (其實這個問題看上去不怎麼需要解釋的)那是因為你的人生目標是你自己剔除了你欲望帶來的雜七雜八的「偽裝的需求」,經過沉澱以後得出的你內心最深處最想要的東西,它是你真正的需求。跟隨著它你會在短期獲得應該獲得的快感,更會在長期得到你需要的幸福感。
關於現實和人生目標
我想給所有已經、即將、或者希望找到人生理想的人,和大家分享兩個很平凡的故事,作為結束。
我想講的第一個故事來自我大學最重要的兩個導師之一。他是沃頓的一個明星教授,痲省理工本科,哈佛法學院畢業,五十多歲,教了十七年談判學的課程。儘管他的課作業量很大,但每一年他的課都已幾乎滿分的學生評分位列沃頓所有課程的前三甲。
在我大學畢業前,我約他在費城附近的一個小鎮吃了頓午飯。他跟我講他年輕時候的故事的時候,我問他,他這輩子做出過得最讓他後悔的決定是什麼?
他說,他從小一直很想當老師,特別是國小老師。當他二十多歲從痲省理工畢業的時候,他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家裡附近的一家他很喜歡的國小做老師。但即使在美國,國小老師也幾乎是待遇很低、不受尊重的一個職業。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