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04 06:03

〈財經週報-壽險匯損〉壽險業釋出責任準備金 金管會助業者因應匯率波動

2025/08/04 05:30  
為了協助業者因應新台幣匯率波動造成的衝擊,金管會核准壽險業者釋出責任準備金。(資料照)
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責任準備金」是市場近日關注焦點,金管會核准壽險業者釋出責任準備金,主要是為了協助業者因應新台幣匯率波動造成的衝擊,並強化其經營韌性。金管會保險局表示,截至目前已備查9家壽險業者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共計2686.93億元,部分公司也同時申請提列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以應對不確定的匯率風險。
金融市場詭譎多變,尤其又涉及到新台幣匯率,更是牽一髮動全身。今年6月,金管會宣布3大暫行措施,包括:資本適足率匯率採均價制度;放寬保單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但獲利須強制提存外匯準備金;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過渡措施申請標準,最後補考期限是以第三季財報來檢視9月30日的資本適足率。
保險局說明,為因應近期國際金融情勢,導致金融市場及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因此請保發中心研議適法可行措施。例如,業者可將釋出的責任準備金,選擇轉列增提外匯準備金或入損益,部分業者選擇將其轉入外匯準備金,以強化因應未來匯率波動的能力。
因應匯損衝擊 保險局祭3大暫行措施
保險局指出,三大暫行措施核心目的,旨在因應近期金融市場及資本市場波動對我國保險業的影響,並協助業者可如期於2026年順利接軌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同時透過強化經營體質配套措施,督促壽險業者持續強化其財務韌性。
官員表示,暫行措施的資本適足率匯率,採均價制度,將比照現行RBC制度對國內股票投資採均價計算風險資本的作法,採匯率均價基礎計算自有資本及風險資本,適用範圍以受匯市短期波動導致壽險業未及調整避險策略的既有金融資產為原則,排除外幣現金及外幣存款等資產。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措施方面,在確保保戶權益前提下,提高特定保險商品責任準備金計算彈性。
因此,考量政策目標達成以及保險業財務健全性,2025年6月30日保險業的資本適足率是否達法定標準,都可申請過渡措施,但若2025年6月30日資本適足率未達法定標準者,金管會將審酌2025年9月30日的資本適足率,再決定是否核准申請案。
至於目前壽險業者申請情況,保險局回應,壽險業的經營特性是銷售長天期保險商品,其資產多屬長期配置,尚無立即處分資產匯回資金之需求,與一般出口廠商不同。但財務報告依會計準則,資產負債項目仍須進行匯率評價。
短期匯率造成損益波動 不會影響財務
雖然,短期匯率波動對壽險業當期損益會有立即影響,但不是已實現損失。也就是說,壽險業屬於長期經營行業,且依歷史經驗觀察匯率,有均值回歸情形,短期因匯率造成的損益波動,對其財務體質尚不會造成實質的立即影響。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