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02 05:39

路透:美證實持續與台灣進行關稅談判 最終協議已不遠

2025/08/01 18:18  
美方官員證實,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並指出台灣提出的方案「獲得正面回應」,距離最終協議已不遠。(彭博)
陳麗珠/核稿編輯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31日簽署行政命令,對數十個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加徵10%至41%不等的關稅,其中台灣面臨20%的對等關稅。對此,台灣總統賴清德8月1日表示,此一稅率為「臨時性」,政府將持續與美方協商,爭取更有利的條件。路透1日指出,美方官員證實,雙方談判仍在進行中,並指出台灣提出的方案「獲得正面回應」,距離最終協議已不遠。
賴清德強調,「20%從來不是台灣的目標,我們會繼續努力,爭取更符合台灣利益的結果。」他指出,此次稅率雖較4月川普曾威脅的32%為低,仍高於日本、南韓及歐盟在貿易協議中取得的15%,顯示談判空間仍存。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表示,賴清德關於「談判持續」的說法「準確無誤」,並補充,台灣的臨時稅率已低於多數主要貿易夥伴,反映美方的某種程度接納台灣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電子產品及資通訊科技產品尚未納入此次關稅範圍,將另行透過「國家安全調查」依《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決定課稅幅度。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該調查結果預計兩週內公布,此舉成為台美關稅角力的下一階段焦點。
野村資產管理投資經理黃育信分析,第232條關稅通常高於一般對等關稅,若稅率過低,將難以達成川普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政策目標,因此最終半導體關稅可能更高。
台灣為去年對美貿易順差第六大國,出口額比進口額高出約740億美元。根據元大證券分析,此次20%對等關稅僅影響台灣對美出口約四分之一,主要衝擊機械、塑膠等產業;而多數科技產品因生產據點位於東南亞或墨西哥,將適用當地稅率。
然而,半導體關稅仍為台灣最大隱憂,因台積電為全球最大先進晶片代工廠,客戶包括輝達與蘋果。台積電已承諾在美國投資逾百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廠,被視為強化美台科技合作的重要舉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