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12:40

針對半導體展開的232條款調查是各界關注焦點。(彭博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週四(7月31日)簽署行政命令,公佈對等關稅最新稅率,其中台灣稅率為20%,不過,行政院和總統賴清德在今(1)日上午表明,這只是暫時性稅率,後續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而這項被視為大魔王的「232條款」也因此引發關注。
什麼是「232條款」?
美國232條款來自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以調查特定進口產品是否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由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負責調查,若最終判定產品對美有威脅,美國總統可以透過加徵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保護美國。
川普在今年4月表示,目前正依據232條款調查過度依賴外國進口的藥品、半導體產業是否構成美國國家安全威脅,這項調查可能為這2個產業的進口商品新關稅奠定基礎。川普指出,為了避免新關稅的衝擊,包括一些來自台灣和其他地方的公司預計將在美國擴大投資半導體製造業。
早在首個總統任期內,川普就曾根據232條款針對鋼鐵、鋁和汽車和零件展開調查,並分別對鋼鐵、鋁課徵25%、10%的關稅,在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川普再度恢復相關產業的關稅,並對汽車與零件加徵25%關稅。在此之前,川普也透過同一法條,對銅、木材進口展開單獨的調查。
隨著對等關稅稅率公佈,目前各界最關注的仍是尚未揭牌的半導體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7月27日曾透露,華府將在2週內公佈針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調查,結果公佈後,美國總統川普要在90天內決定是否課徵關稅,之後還要經過一段公告期後,關稅稅率才會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