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2025-08-01 07:10 ET

圖為越南越快汽車(VinFast )海防廠生產線。 (美聯社)
標普全球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台灣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47.2降至46.2,是2023年9月以來最低,而且連續第五個月低於代表景氣榮枯分水嶺的50。這意味台灣製造業景氣已連續五個月萎縮,7月萎縮速度是近兩年來最快。
路透報導,台灣受訪業者頻頻提及美國貿易關稅不確定性揮之不去,以及客戶對下單傾向觀望,7月PMI下滑主因就是新增訂單明顯減少。無論總體新訂單,或是來自海外市場的新增業務,縮減速度都是近兩年來最快。
日本7月製造業PMI終值從6月的50.1降至48.9,跌回50以下;
南韓7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六個月萎縮,製造業PMI從6月的48.7降至48,中國大陸7月製造業PMI也從6月的50.4跌到49.5。
PMI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低於50代表萎縮。這些亞洲主要國家製造業活動若持續萎縮,勢必不利亞洲經濟復甦前景。
日本和南韓訪調企業時間是在這兩國與華府達成
貿易協議前,目前美國對日本商品課徵的關稅已從原本威脅的25%降至15%,南韓也是15%。標普全球市場情報主管菲迪斯表示,貿易協議生效是否會帶動客戶信心增強及未來幾個月銷售改善,將是觀察重點。
印尼和馬來西亞7月製造業活動也萎縮。越南與菲律賓則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