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5-08-01 10:58

12個身體常見不適小錦囊,掌握它小病不慌張,請分享給你愛的人!--14

12個身體常見不適小錦囊,掌握它小病不慌張,請分享給你愛的人!--14
便血怎麼辦?
便血有兩種不同的表現:鮮血和黑便。
兩種形態的便血都可能有嚴重的問題,建議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應該先就醫。最起碼請醫生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以探尋病因,排除嚴重的問題。
十二、吐血了,怎麼辦?
什麼人容易吐血?
嘔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俗稱」。有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和胃癌的病人容易發生出現「吐血」。除了上面提到的幾種疾病,食管損傷、血管瘤等很多疾病都可能導致上消化道出血。
吐血同時會有什麼其他表現?
1. 出血的直接表現:嘔血或黑便(柏油樣便)。
2. 出血導致的間接現象:出血後身體血液不足,可出現頭暈、心慌、乏力、突然起立時發生暈厥、肢體發涼、血壓偏低等,更有甚者出現休克。同時患者皮膚、甲床、黏膜等也可能出現蒼白。
3. 有些病人還會出現發熱。
基本處理
1. 禁食禁水;
2. 腿部抬高,高於頭部;
3. 頭部側位,保持氣道通暢;
4. 吐血量巨大時,撥打 120。
就醫須知
嘔血必須前往醫院就診;
有大量嘔血病史或門靜脈高壓的患者需要撥打 119。
人為什麼會嘔血?
簡單講,食管、胃、部分小腸(十二指腸上部)這三個部位發生的出血都可稱作上消化道出血。其發生原因包括,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 醫生以一個特殊的生理結構(屈氏韌帶)為界,把消化道分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其中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十二指腸,而下消化道包括小腸、盲腸、結腸等。發生於上消化道的出血即上消化道出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