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12:10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計劃採購3大類產品,以換取撤消AI晶片禁令。(法新社資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第3輪貿易談判即將在下週舉行,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重心放在為美企業和技術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上,而中方計劃向川普團隊拋出一些「誘餌」,包括增加對美國農產品、能源和其他產品的採購,以及加大中國在美製造業投資,作為交換,中方將在談判中提出,應允許中國購買真正需要的商品,例如目前受出口管制影響的美國晶片和其他科技產品。
報導指出,今年大部分時間裡,川普政府一直利用關稅壓力來推動供應鏈遷出中國,其目標是削弱北京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並迫使美國企業把製造業崗位遷回美國。
熟悉白宮想法的人士稱,現在川普想做交易。
白宮眼下正積極鼓勵中國購買更多美國技術,本月取消輝達(NVIDIA)H20人工智慧(AI)晶片對華銷售禁令便是最明顯的例證,此舉逆轉了1項旨在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政策。
曾在川普第1個任期內擔任副國務卿的比根(Stephen Biegun)說:「總統希望達成1項經濟協議,他正極力推動談判這項協議。」
在回應《華爾街日報》的提問時,白宮副新聞秘書凱利(Anna Kelly)說:「川普總統的第一直覺永遠是外交,作為交易撮合之王(Dealmaker in Chief),他總是希望為美國人民爭取到更好的協議。」
而川普政府最近逆轉與晶片相關的出口管制,在華盛頓和其他地方引發了擔憂,擔心其會把旨在保護國家安全的工具當作談判籌碼。
前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官員、現就職於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和智庫機構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杜如松(Rush Doshi)表示,川普似乎與他的一些幕僚意見相左,後者專注於確保美國對中國擁有長期優勢。
「川普似乎專注於與中國達成一項協議以及在秋季與習近平會晤,」杜如松說。「如果總統不斷推翻自己的政策或其團隊的決定,北京方面根本不會把我們當回事。」
與川普力求達成協議的態度不同,習近平更傾向於爭取時間,以便在他所認為的這場與美國的持久戰中獲得優勢。據與中方官員有接觸的人士透露,為此,北京方面計劃向川普團隊拋出一些「誘餌」,包括增加對美國農產品、能源和其他產品的採購,以及加大中國在美製造業投資。對於川普實現美國再工業化的目標而言,這一提議可能具有吸引力。
作為交換,中方還可以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提出,應允許中國購買真正需要的商品,例如目前受出口管制影響的美國晶片和其他科技產品。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Yun Sun)在談到華盛頓最近的事態發展時說,中方認為目前的情況比他們預期的要好,川普想要達成協議,而中國也願意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