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25 10:42

韓擬大舉對美投資、採購 關稅談判打算比照日本模式

韓擬大舉對美投資、採購 關稅談判打算比照日本模式

南韓與美國原定25日舉行高層貿易會談,但因美國財長貝森特行程衝突無法出席,將另外擇期舉行。路透

本文共908字
    00:00
2025/07/25 00:28:31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劉忠勇/綜合外電

南韓與美國原定25日舉行高層貿易會談,但因美國財長貝森特行程衝突無法出席,將另外擇期舉行。由於日本已成功降低關稅,提高日系車廠競爭優勢,因此首爾當局現在壓力沉重,傳出打算比照日本模式,也將大手筆投資美國、擴大採購美國產品,甚至在造船業上合作。  



南韓財政部表示,美方已提議儘快重新安排兩國財長會面。綜合外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南韓擬比照日本和川普達成的協議,也設立投資美國的基金。韓聯社引述財經界人士說法報導,首爾當局先前已和三星、SK、現代汽車、LG等國內企業接觸,商討可對美投資金額,目前為止與企業約定投資金額約有1000億美元。


南韓爭取降低關稅的計畫


政府方面可能與進出口銀行、產業銀行、貿易保險公社、韓國投資公社等合作,擬定包括融資等協助對美投資方案。若加上政府籌措的資金,可能提出更大規模的投資方案。



日本經濟規模是南韓兩倍多,如果要求韓方承諾同等金額恐不切實際。此外,包括現代汽車在內的部分韓企,都已先行在美布局。但相關人士指出,有日本先例,南韓勢必也須提出相稱的投資方案,因此亟需國內企業協助。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據傳與南韓談判時,提出4000億美元的要求。盧特尼克原本向川普提交的日本方案也是同樣金額,最終被川普提高到5500億美元。  



此外,南韓也考慮承諾擴大採購美國特定商品,這部分也類似日本同意採購波音飛機及美國農產品的條款。  



南韓還拋出雙方在造船業合作構想。首爾提出「美韓製造業復興夥伴關係」的構想,主張在造船等戰略產業深化合作,據傳美方深感興趣。美國曾呼籲盟友共同因應中國大陸造船實力迅速擴張,川普更多次點名南韓為理想合作對象。



南韓海事戰略專家金碩強分析,南韓能以造船業為談判籌碼爭取讓利。他認為,「最可行方案是與美方達成協議,每年維修一定數量美軍艦艇,或承造部分艦體。」目前已有部分美軍艦艇在南韓維修。



但雙方想深化合作仍有諸多障礙。首爾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教授禹鐘勳指出,美國本土造船廠面臨零件取得不易和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同時,美國保護本土造船業相關法規眾多,例如瓊斯法案(Jones Act)和伯恩斯–托爾弗森修正案(Byrnes-Tollefson Amendment),限制軍艦與商船須在美國建造。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