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王貞懿 2025-07-25 06:14
如果你手上有 1 萬美元現金等著投資,可能會後悔沒在 4 月中旬股市低點時進場。但即使美股創歷史新高,華爾街老手認為仍有投資機會,以下是《商業內幕》訪問六位策略師,若手上有 1 萬美元該如何配置的內容,現在進場也不算太晚。
分析師們認為即使美股創新高仍有投資機會。(圖:Shutterstock)
摩根大通:押注國際市場
摩根大通 (
JPM-US) 美洲首席策略師 Gabriela Santos 表示,如果現在拿到 1 萬美元,她會投資 7000 美元到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市場股票,剩下 3000 美元投資新興市場股票。
Santos 說:「經過 15 年的失望表現,今年真的是國際股票的天下——大幅跑贏美股,我們認為這只是開始。」
不過,她仍看好美股,但認為國際股票準備跑贏美股,是因為美股估值太高。歷史上美股相對國際股票有 15% 溢價,現在卻有 35% 溢價。
Stifel:三分法分散風險
Stifel 首席美股策略師 Barry Bannister 建議三個投資籃子:價值股、小型股和國際股票。
價值股方面,他推薦 Vanguard 價值 ETF(
VTV-US) 這類大型價值基金。小型股選擇安碩羅素 2000 ETF(
IWM-US),國際股票則選安碩 MSCI 全球 (除美國)ETF(
ACWX-US)。
Bannister 說:「現在市場痴迷科技股,但很難靠七檔股票撐起整個經濟。」他指的是包含蘋果 (
AAPL-US)、微軟(
MSFT-US)、Alphabet(
GOOGL-US)、亞馬遜(
AMZN-US)、輝達(
NVDA-US)、特斯拉(
TSLA-US)、mexta(
mexta-US) 的「美股科技七雄」。
Haverford Trust:等權重策略
Haverford Trust 投資長 Hank Smith 建議,把 50-60% 的錢投入「等權重標普 500 基金」,例如 Invesco 標普 500 等權重 ETF(
RSP-US)。這種基金和一般標普 500 不同,它對每家公司的投資比重都一樣,不會因為公司規模大小而調整。
剩下的 40-50% 資金則投資
那斯達克 100,這個指數科技股比較多。
Smith 認為,現在大部分主要指數都不夠分散,美股科技七雄就占了標普 500 將近三分之一的權重。用等權重的方式投資,如果科技股大跌時比較不會受傷那麼重。
Piper Sandler:聚焦美國龍頭股
Piper Sandler 投資長 Michael Kantrowitz 仍看好美國例外主義,會繼續押注美股。
他建議投資各行業獲利能力強的大型龍頭股,包括輝達、微軟、Alphabet、mexta,以及甲骨文 (
ORCL-US)、好市多(
COST-US)、嬌生(
JNJ-US)、家得寶(
HD-US) 等。
BlackRock:聚焦品質成長股
貝萊德 (
BLK-US) 美國基本面股票主管 Tony DeSpirito 會把投資分配給大型成長股、股息股和價值股。
DeSpirito 說:「我對美股科技七雄不悲觀。它們許多都有很好的成長和自由現金流,這是很強大的組合。」
他特別看好醫療保健公司,認為是價值和品質的交集。標普 500 醫療保健類股今年至今下跌 2%,被投資人忽略。
Janus Henderson:60% 科技股
Janus Henderson 美國投資組合建構策略主管 Lara Castleton 建議三管齊下:60% 投資偏向科技的大型股、20% 投資美國以外股票、20% 投資中型股。
Castleton 說:「科技仍是未來 10 年主宰市場的領域之一。」她推薦科技類股 SPDR 基金 (
XLK-US) 和 Invesco QQQ Trust(
QQQ-US)。
她認為國際股票因川普貿易戰和烏克蘭情勢獲得提振,漲勢可能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分析師都強調,投資沒有標準答案,要根據個人情況如投資時程和風險承受度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