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7:23

歐中峰會7月24日在北京登場,圖左為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圖右為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歐中峰會7月24日在北京登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由於美國對包括歐盟在內的盟友徵收高額對等關稅,外界先前預測,此舉會讓歐盟更想與中國改善關係。但有學者指出,歐中目前面臨多項矛盾,美國發動關稅戰並不會讓歐盟更靠近中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于潔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不會影響或軟化歐盟領導人在現有貿易爭端上對中國的立場,因為目前歐中貿易競爭過於激烈,「我認為北京和布魯塞爾都未擁有足夠的政策彈性來尋求貿易休戰」。
報導列舉當前歐中經貿和政治上的3大矛盾。首先是,中國對稀土磁鐵的出口管制。川普4月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後,北京當局祭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此後中國每月對歐盟的稀土磁鐵出口量猛降,3月至5月間就下降約80%。儘管中國開始向歐盟企業發放出口許可,出口量在6月大幅反彈,卻凸顯歐洲在稀土磁鐵供應鏈的脆弱。
歐洲綠黨歐洲議會議員尼尼斯托(Ville Niinisto)表示,這不是貿易的問題,而是利用磁鐵進行地緣政治的勒索。
其次是,獲得中國政府補貼的中國電動車商,在2019年至2023年間對歐洲大舉出口電動車和電池,威脅歐洲就業。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表示,歐洲汽車產業僱用逾300萬人,不僅是產業問題,也是就業問題,會影響到歐盟的社會穩定,甚至是政治穩定。
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給予俄羅斯支持,也使歐中關係產生矛盾。馮德萊恩近日在歐洲議會上表示,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正在加劇歐洲的不穩定和不安全,中國事實上是在助長俄羅斯的戰爭經濟,這是無法接受的。
《華爾街日報》報導,歐盟一位高級官員表示,歐盟參加此次峰會的期望是,「中國首先得理解我們的擔憂,其次是儘快採取具體行動,否則我們將不得不捍衛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