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7-21 07:52
我給了這位孤寡老人一碗米,卻萬萬沒想到她回報我的竟然是…… 2
我給了這位孤寡老人一碗米,卻萬萬沒想到她回報我的竟然是…… 2
這時,我也遠離家鄉,到縣城讀書。
一個暑假,我順道去探望,老人家還認得我,要求我在第二天與我的父母一道,去她家中一敘。 於是,第二天,我和父母如約而至。
原來,老人家是要交代後事,說自己即將離開這個世界,認為我的父母是最信得過的人,希望給他料理後事。 父母安慰了一番後,說不要擔心,一定沒問題。
但沒有想到的是,母親幫她做了一頓午餐之後,她把我拉到一邊,硬塞給我一包零分分零角角零塊塊的帶著霉味兒的現金。
照說,無論如何也不能收下,然而,老太說得言辭懇切,說她在年老之後,我們一家大小最理解她、最尊重他、最照顧她。 她最信任我們,所以才委託後事於我們一家。
何況,我在外上學,需花費不少的錢,她這錢一直捨不得使用,就是為了支持我讀書,報答我們對她的尊重和照顧之恩。
我們清理了好一陣,總共26.88元,足矣滿足我在學校3個月的生活費。
當年寒假回家,老人家的住處已經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大的墓碑。
我深深地對著墓碑跪拜而別,據說,她走得非常安詳!
感言:
這個故事不就是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典型善報嗎? 因為我們一家誠實、可靠,不僅沒有因為老人是弱勢群體而仗勢欺人,反而知錯彌補,善待於老人,也才得到了老人的善意回饋。 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回應你。 發自真心善待他人,尊重他人,種下的種子,遲早能結出善果的。 反之也能成立。 所以說,一切都是我們給出後的返還的結果。 我們真實的內在如何,只需看外面的人如何對待我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