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05:30

高雄市漁電共生案場。(資料照,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提供)
2成綠電占比目標延至明年底
〔記者林菁樺/專題報導〕政府原訂在二○二五年前達成綠能發電占比二成目標,但受疫情與執行瓶頸影響,已延至明年十一月,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強調「一定會達標」;但依據用電成長推估,明年綠電要有五七○億至六○○億度發電量,挑戰十分艱鉅。
力推漁電共生、家戶屋頂光電
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為台灣綠能的二大支柱,目前太陽光電併網量已達十四.五GW,屋頂型進度雖超前,但地面型受限土地資源、農漁地整合困難,進展落後。經濟部官員坦言,光電議題屢屢成為政治攻防話題,近期高雄大樹光電案更因廠商違規施作成為焦點,「少數老鼠屎壞了整鍋粥」,拖累整體進度。
為強化推動力道,經濟部已聯合法務部與農業部設置「太陽光電資訊透明專區」,提升政策透明度。漁電共生是目前可大量併網關鍵,也設定四.四GW目標;漁民關心容許程序、養殖事實認定,經濟部強調,將持續與農業部門溝通,並在漁電共生四.○方案強化配套處理。
經濟部也推出「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每瓩補助三千元,單案最高補助三十萬元;同時修正「電力開發協助金運用與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地方政府將其中五成經費用於案場所在地鄉村事務,強化在地回饋。
離岸風電原定目標為五.六GW,因海峽風場解約下修至五.三GW,完成時程也順延至明年;目前約有三GW併網,預計今年海龍、沃旭與台電二期等風場加入後,可達四.七GW。
風場審查時程擬縮短至1個月
針對業界批評風場申設程序冗長,經濟部提出「聯合審查」、「隨到隨審」、「定期審查」與「預審機制」等四大改革方案,目標將審查作業縮短至一個月內完成。
另針對風場開發與漁業、生態的衝突,經濟部將參考「離岸風電與漁業聯絡溝通指南」作為與漁民溝通依據,並規劃每半年召開地方社會溝通會議,讓風電產業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