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9 20:42
上半年中國黃金市場表現亮眼 人民銀行持續購金
2025-07-18 08:45:36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市場研究主管賈舒暢報告表示,儘管中國黃金市場在6月表現平淡,但整體上半年表現仍十分強勁,上海黃金基準價與ETF流入量雙雙創下半年度新高。報告表示,地緣政治風險與美元走弱是推動金價走強的重要因素,各國央行的持續購金也進一步助推了金價。
報告指出:「6月金價變動有限,以美元計價的倫敦午盤定盤價上漲0.3%,而以上海黃金基準人民幣計價則小幅下跌0.7%,這主要歸因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然而,無論是美元計價或人民幣計價,在2025年上半年均錄得自2016年以來最強勁表現,分別上漲23%與21%。」
另一方面,批發需求在上月仍然疲弱。報告指出:「6月珠寶製造商、商業銀行與其他市場參與者共從市場提取了90公噸黃金,較上月下降10%。儘管相較於疲弱的2024年6月仍年增4%,但本月的批發黃金需求仍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季節性疲弱、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以及高金價持續壓抑黃金珠寶消費,使得零售商對補庫持謹慎態度。」
另一方面,ETF需求在上月回升,使得上半年表現創下歷史新高。「中國黃金ETF在6月轉為淨流入,吸引資金100億元人民幣(約1.37億美元)。隨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及人民幣走強,對黃金的避險需求降溫,導致ETF資金流動變化不大。」
2025年上半年,中國黃金ETF共吸金88億美元。「驅動因素與前述支持金條與金幣銷售的因素類似。截至6月底,中國黃金ETF總資產管理規模飆升116%,達到1530億元人民幣(約210億美元),同期持倉總量增加74%,達到200公噸。」
中國人民銀行上月也持續其官方黃金購買行動。「人民銀行6月報告購買2公噸黃金,這是連續第八個月增加黃金儲備,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現已達到2,299公噸。中國在2025年上半年持續宣布不同數量的黃金購買,累計共19公噸。在此期間,黃金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從2024年12月的5.5%上升至6月末的6.7%。」
與此同時,根據目前可獲得的最新數據,中國黃金進口量在5月再次下降。「根據中國海關最新數據,5月中國黃金淨進口量為89公噸,較前月下降21%,較去年同期下降31%。這基本反映了當月的批發需求趨勢:5月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提貨量出現大幅下滑。整體而言,今年以來黃金珠寶需求疲弱對進口構成了沉重壓力。」
世界黃金協會印度研究主管卡維塔·查科(Kavita Chacko)報告表示,預計從八月中旬起,節慶季節將帶動印度黃金飾品需求回升,投資性買盤預料將維持穩定。報告指出,隨著結婚季節結束,六月與七月初黃金飾品需求因季節性疲弱而減緩。持續高企的金價進一步抑制了消費需求,消費者推遲非必要性購買。
印度黃金ETF六月資金流入大幅上升,領先亞洲其他市場。淨流入達印度盧比208億元(2.42億美元),為2025年以來單月第二高的紀錄。根據印度共同基金協會(AMFI)數據,印度黃金ETF資產管理總規模(AUM)達印度盧比6,480億元(約75億美元),年增幅達88%。總持金量達66.7公噸,六月新增2公噸,2025年上半年共新增9公噸,為歷年上半年最大增量。
印度儲備銀行於六月重啟黃金購買,增持0.4公噸,為三月以來首見。至此,印度官方黃金儲備升至歷史新高880公噸。然而,2025年迄今購金步調明顯放緩。上半年印度央行僅增持3.8公噸,為六年來上半年最低紀錄,較2024年上半年購買的37.1公噸大幅下降,當時平均每月購金6.1公噸。
印度央行購金放緩可能顯示該行採取更審慎的策略,或受到國際金價大幅上漲的影響。儘管增購趨緩,黃金在印度外匯儲備中的佔比仍持續上升,現已達總儲備的12.1%,高於去年同期的8.7%,並創下歷史新高。印度六月黃金進口降至十四個月低點,連續第三個月下滑。進口總額為18億美元,年減26%、月減28%。據協會估計,六月黃金進口量介於19至24公噸,遠低於五月的31公噸。
(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