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9 20:32

上半年出口創同期高,美國佔比升至近28%

2025-07-18 08:54:33 記者 丁于珊 報導
財政部昨(17)日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國出進口貿易概況,雖然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增添市場不確定性,國際機構普遍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世界貿易動能亦轉弱,不過AI等創新應用蓬勃發展,持續推升對我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需求,並帶動國內相關供應鏈廠商擴大投資力道,加上對等關稅暫緩施行,引發客戶端積極備貨,皆使我國今年上半年出、進口值雙雙締造歷年同期佳績,分別成長25.9%、20.5%(左圖)。不過財政部指出,因美國貿易政策仍有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猶存,傳產面臨海外產能過剩等因素,恐對下半年出口形成壓力。

隨AI應用、高效能運算等需求不斷擴散,以及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提前備貨效應發酵,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值大致呈逐月遞升,3~6月規模囊括歷年單月前4高,5、6月更上攻500億美元的空前水準。若以季為基準觀察年變動率,第1季出口年增17.5%,第2季擴大至34.1%;進口受惠於科技產業鏈的國際分工運作與出口引申需求,加以資本設備購置強勁,第1、2季各年增16.2%、24.5%,續呈雙位數升勢。

綜計上半年出口總值2,833億美元、進口2,275億美元,俱創同期新高,年增率分別為25.9%、20.5%。與亞洲主要經濟體比較,我國出口最為亮眼,表現優於香港(1-5月)的16.1%、新加坡9.4%、中國5.9%、日本4.8%、南韓-0.03%。

財政部表示,受惠於AI技術應用與需求持續開展,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加大投資與設備採購,亞、歐、中東機構亦相繼提高相關資本支出,加上美國對等關稅90天寬限期影響,帶動資通與視聽產品外銷迭創佳績,上半年出口突破千億美元、達1,019億美元,並超越電子零組件為最大出口貨類,年增63%,對總出口增幅貢獻17.5個百分點。

AI應用也推升半導體晶片需求,電子零組件出口擺脫連續2年衰退的窘境,今年上半年出口987億美元,大幅成長22.2%。若將資通產品、電子零組件兩貨類併計,上半年出口逾2千億美元,年增40%,占總出口比重70.8%,寫下歷年同期高點。

至於傳產方面,受地緣政治情勢起伏、國際經濟走勢疲軟,以及OPEC+增產措施等交錯影響,我國礦產品上半年出口年減1.4%,塑、化產品因終端需求疲弱,加上中國大陸持續將過剩產能銷往海外,上半年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出口分別衰退0.4%及6%,若將礦塑化產品合併觀察,上半年出口年減2.8%。

而在全球經濟成長動能趨緩,匯率、關稅問題干擾,以及美對等關稅豁免期交互影響下,累計上半年我國機械出口121億美元,年增4.3%。另外,上半年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145億美元,小幅年增2.2%;紡織成衣產業因美國高關稅及匯率升值壓力,經營轉趨審慎保守,上半年出口32億美元,年減5.9%。

在主要國家出口方面,隨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需求攀升,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雙雙走揚,上半年我國對中國與香港出口792億美元,年增12.7%;對美國出口789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51.4%,主因AI熱潮、高效能運算商機及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提前備貨效應,帶動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拉貨動能強勁。對東協亦受惠於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輸出擴增,出口值556億美元,刷新歷年同期紀錄,年增31.4%。

觀察上半年對主要國家出口比重,財政部指出,上半年對美國出口比重年增4.7個百分點至27.9%,創近33年同期最高水準;對東協出口占比19.6%,升抵同期新高,亦增0.8個百分點;對中國與香港占比降至27.9%,滑落3.3個百分點,為近24年同期新低;對歐洲及日本出口占比6.4%、5%,雙雙下探歷史低點,分別減少2.3、0.6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AI應用商機備受看好,各國政府及雲端服務業者均積極投資相關基礎建設,加上國際品牌新機進入備貨旺季,以及國內廠商在電子零組件進口、半導體設備購置力道持續強勁,皆有助支撐我國出口動能。不過財政部表示,美國對外貿易政策具高度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猶存,傳統產業外銷仍面臨海外產能過剩的牽制等因素,恐對下半年出口形成壓力,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圖片來源:財政部)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