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9 19:26
《DJ專訪2》微程式布局半導體 看好營收呈倍數增長
2025-07-18 09:49:53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資通訊設計服務提供商微程式(7721)即將掛牌,公司成立30年來,最為人知曉的戰績就是幫公共自行車YouBike開發與維運軟硬體系統,你我日常生活中包括捷運、停車場、加油站、公車…等場景的電子支付,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為了開拓新市場,微程式近年積極拓展半導體市場,主要鎖定製程中的感測、監控領域應用商機。儘管目前半導體佔公司營收比重還不到1成,但經營團隊看好未來營收有機會呈現倍數成長。究竟,這家資通訊服務商背後的策略思維又是什麼呢?以下是創辦人吳騰彥專訪摘要。
先進製程掀浪潮 感測、控制技術需求增
外界不免好奇,微程式身為一家ICT廠商,如何跟半導體搭上邊?吳騰彥認為,公司早期的資訊軟體到硬體的開發,後來介入像電子支付或智慧單車、智慧設備這一些,到後面的半導體,這三個領域看起來似乎好像不太搭,但背後都是台灣最強的資通訊設計能力,所需要的技術是很雷同的。
吳騰彥用一個比較簡單理解的觀念來說明,他說:「就像中央廚房,我有鍋碗瓢盆、廚師、調味料、食材,這些都在那,我只是針對中餐做中餐、西餐做西餐、法餐做法餐,根據顧客需求,料理方式不同而已。」
對半導體領域應用來說,吳騰彥表示,先進製程浪潮掀起,製程已經進展到 3 奈米、5 奈米、2 奈米,甚至要進入 1.4 奈米以後,這些數據量事實上人已經很難判讀,它需要透過AIoT 智慧型的 IoT device 去收集跟 monitor,協助很多資料的判讀,甚至是協助設備去控制,這恰好是公司的強項之一。
與供應鏈好友結盟搶市 半導體成長性看俏
吳騰彥表示,半導體設備也是機械,跟汽車、摩托車一樣,使用久後會開始衰老,但對一般機械來講,可能可以承受的容忍度比較高,可是在半導體製程的容忍度非常小。微程式配合開發出很多專用的產品,可以去監控這些設備,或者是在製程上不管是溫度、濕度,甚至控制裡面的一些氣體。
他補充,不管是應用在什麼樣的場景領域,背後的技術在大量資料的擷取、運作、設計出專用的硬體感測跟控制器,這個事實上是一致的。也恰好有半導體供應鏈好友提出需求,於是就一起投資、開發市場。
吳騰彥表示,目前公司的產品線從光罩的應用,到機台的感測跟控制,以及搬運經驗的智能晶片,甚至是氣體檢測的 MFC,都有涉獵,同時也有卡位當前最新的技術CoPoS先進封裝的相關監控。目前半導體占公司營收比重還不到10%,可是未來應該都是倍數倍數的成長。他說:「我充滿信心,希望可以成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