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11-13 21:28

三十四、法句譬喻經——羅漢品

本帖最後由 曾經 於 14-06-08 20:52 編輯
ERNESTO CORTAZAR- You changed my life
oNDvqY4eKbk?autoplay=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DvqY4eKbk
三十四、法句譬喻經——羅漢品
經文︰
『昔有一國,名曰那梨,近南海邊,其中人民,採真珠栴(ㄓㄢ)檀以為業。其國有一家,兄弟二人,父母終亡,欲求分異。家有一奴,名曰分那。年少聰了,賈販市買,入海治生,無事不知。居家財物,分為一分;以奴分那,持作一分;兄弟擲籌,弟得分那,止將妻子,空手出舍。時世飢儉,唯得分那,恐不相活,以為愁憂。時奴分那,白大家言,願莫愁憂。分那作計,月日之中,當令勝兄。大家言︰若審能爾者,放汝為良人。大家夫人,有私珠物,與分那作本。時海潮來,城內人民,至水邊取薪。分那持珠物,出至城外,見一乞兒負薪,薪中有牛頭栴檀香,可治重病,一兩直千兩金。時世有一,不可常得。分那識之,以金錢二枚,買得持歸,破作數十段。時有長者得重病,當須此牛頭栴檀香二兩合藥,求不能得,分那持往,即得二千兩金。如是賣盡,所得不訾,富兄十倍。大家感念分那之恩,不違言誓,放為良人,隨意所樂。
於是分那,辭行學道,到舍衛國,為佛作禮,長跪白佛︰所出微賤,心樂道德,唯願世尊,垂慈濟度。佛言︰善來分那!頭髮自墮,法衣著身,即成沙門。佛為說法,尋得羅漢道。坐自思惟︰今得六通,存亡自由,皆主人之恩。今當往度,并化國人。於時分那,往到本國,至主人家。主人歡喜,請坐設食。食訖澡手,飛昇虛空,分身散體,半出水火。光明洞達,從上來下。告主人曰︰此之神德,皆是主人放捨之福。往到佛所,所學如是。主人答曰︰佛之神化微妙乃爾,願見世尊,受其教訓。分那答曰︰但當志心,供設饌具。佛三達智,必自來矣!即便設供,宿昔已辦,向舍衛國,稽首長跪,燒香請佛。唯願屈尊,廣度一切。佛知其意,即與五百羅漢,各以神足,往到其舍。國王人民,莫不驚肅。來至佛所,五體投地,卻坐王位,食畢澡訖。佛為主人,及王官屬,廣陳明法。皆受五戒,為佛弟子。起住佛前,歎分那曰︰在家精勤,出家得道,神德高達,家國蒙度。我當云何,以報其恩?
於是世尊,重歎分那,而說偈言︰心已休息,言行亦止,從正解脫,寂然歸滅。棄欲無著,缺三界障,望意已絕,是謂上人。若聚若野,平地高岸,應真所過,莫不蒙度。彼樂空閑,眾人不能,快哉無望,無所欲求。佛說偈已,主人及王,益家歡喜。供養七日,得須陀洹道。』
白話解釋︰
『從前有一個國度,名字叫那梨,靠近印度南方海邊,這個國家人民,以採尋海中珍珠和種植、販賣栴(ㄓㄢ)檀香木為固定的職業。
這個國家有一戶人家,兄弟二人,當父母去世以後,都想分財產。他們家中有一位奴僕,名叫分那。年輕又聰明,對於出門買賣,入海打魚採珠,沒一件事不會做。
他們分財產的辦法是︰將家裏財物當作一分,奴僕分那也當作一分,兄弟倆個擲竹片決定分財產,結果小弟得到分那,但失去財產,只好將妻兒、分那帶著,空手離家。當時年頭又鬧饑荒,全靠省吃儉用;小弟只得了分那,恐怕養不活,深為憂愁。此時奴隸分那,向他們主人說︰請你們不要憂愁,我分那想辦法,在不久的將來,要使你們的財富勝過你的哥哥。主人很高興的說︰如果你真能有這種辦法,我們就放了你,恢復了你本來的身份!因此主人的太太,本來有一點私房珠寶,就分給分那作資本,去做生意。
當時海水正好漲潮,城裏的人民,都到海邊去撿木材。分那帶了主人給他的珠寶,走到城外,看到一個乞丐扛著一捆柴,在這一捆木材中,有一根極值錢的牛頭栴檀香木,可作藥物治療重病,一兩價值黃金千兩,當時世界上只有這一株,通常沒有辦法找到這種寶樹香木。分那卻認識這種牛頭栴檀香木,便以兩個金幣,將它買了回來,然後再將它剖為幾十段。此時有一位大富長者,得了重病,須要牛頭栴檀二兩,配在藥裏服用,但是他到處找不到。分那聽到這個消息,便帶著一小節牛頭香木到長者那裏,賣了二千兩黃金。以後就如此這般,將幾十段牛頭香木賣完,所獲得的財富,數目無法估計。當然此時小弟已經比哥哥的財富超過十倍。主人為了感謝分那活命、理財的大恩,也不違誓言,就將分那放還良家人民,並且隨他自由歡喜要去那裏都可以。
因此,分那辭別主人去學道,他首先到舍衛國,見了佛陀,行禮以後,跪在地上向佛陀說︰弟子出身微賤,也不想做什麼事了,心裏很想修道,我只望世尊,慈悲救度我吧!佛說︰歡迎你,分那!言說之間,分那的頭髮自然脫落,法衣自然就披在身上,成了沙門。佛陀為他說解脫生死之法,即時得了阿羅漢果位。
分那此時坐在那裏心中思惟︰現在我已得六種神通力,生死非常自由,這完全都是主人的恩惠,我現在應該去度他們,同時去度化他們的國人。因此分那就到那梨國的主人家裏,主人極為高興,當時請他上座,又設置飲食。分那吃完洗了手,便飛升到虛空,將自身幻化為許多分那,身上又湧出水和火來。分那的金光,照耀通明,從上而下。然後他向主人說︰這種神通之力,完全是主人放我自由得來的福氣啊!我因為親自到佛陀那裏學道,才學得這些神通。主人回答他說︰哦!佛陀的神通變化竟然如此奇妙,我也願意拜見世尊,接受他的教導!分那答說︰只要你誠心,準備好供養佛陀的齋飯,佛陀有天眼、宿命、生死自由的智力,他會馬上來的!因此,馬上預備齋供,很快就辦好。大家便向舍衛國方向叩頭長跪在地,燒香恭請佛陀,希望世尊屈駕,前來廣度一切眾生。
佛陀在定中已經知道他們的心意,便率領五百位獲得羅漢果位的沙門,各以神足通來到這裏。這國的國王偕同他的人民,無不恭敬異常,並來到佛前,禮拜之後,退坐到國王座上。當飯後洗手已畢,佛陀就為分那的主人和國王人民等,廣說佛法。大家聞法以後,都受了五戒,成為佛陀的弟子。他們一同走到佛前,讚歎分那道︰分那未出家時,為人就端直勤勞;出家後又學佛得道,他的聖德高遠,我們的國家都由他而受到濟度,我們應該如何來報答他的恩惠呢?
此時佛陀也一再讚歎分那,因此說了下面的偈語︰心已無相無妄念,言行亦復無差錯,因從正道得解脫,寂然歸於涅槃域。棄除貪瞋無所著,三界內外已無障,自行清淨斷貪瞋,被稱之為上德人。不管山村與荒郊,不管平地與高山,凡是聖者所經地,無不蒙受親濟度。聖者無為樂空寂,此是眾生所不能,身心暢然無所欲,無求無欲登佛地!佛陀說偈之後,主人和國王更加歡喜,他們留住佛陀供養七天,並且證得佛道的初果。』
◎◎
開悟聖僧云︰『無著無所依,無累心寂滅;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
何謂得道?心永遠不貪、不瞋、不癡、不嫉、不慢、不怒是名得道。
《讀後感想》︰
經文中的 分那是一位聰明,對於買賣,入海打魚採珠,沒一件事不會做的年輕人。
若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他應朝商界發展,有可能會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但是他卻不求利,反而去求見 佛陀學道。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價值觀。
分那追求的是永恆的事物;
現代人追求的是生不帶來、亦無法帶走的虛幻之物。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