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8 00:54

台積電法說》A16「超級電軌」2026量產 魏哲家不怕匯率波動:毛利53%無虞

魏鑫陽
2025年7月18日 週五 上午12:16


隨著AI晶片功耗與面積持續攀升,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腳步不僅沒有放慢,反而加速推進。董事長魏哲家今(17)日在法說會上揭示製程藍圖,從2025年N2量產、2026年量產N2P以及導入「超級電軌」(Super Power Rail SPR)架構的A16製程節點,還有A14的部署,勾勒出台積電迎戰未來AI與高效能運算(HPC)浪潮的技術布局。
魏哲家表示,A16預計於2026年下半年量產,將採用SPR設計,大幅提升電源傳輸效率與晶片性能。這種SPR設計將電源傳輸層嵌入晶片背面,能有效擴大佈線空間,減少IR Drop問題,對於AI晶片這類高電流密度、高頻訊號運作的應用來說,是「關鍵性的結構創新」。A16的效能預期比N2P提升8~10%,能耗降低15~20%,同時在單位面積上可提高7~10%的晶片密度。

「我們從客戶的需求出發,不只是往更小的製程走,更重要的是整體系統效能與功耗的最佳化。」魏哲家說,這也是台積電近年在晶片設計、封裝與系統整合的完整策略思維。
延續先進製程的節奏,台積電同時確認:N2製程將於2025年下半年如期量產,N2P則在2026年下半年登場;而A14製程節點則預計於2028年量產,為業界首見採用第二代奈米片電晶體的技術平台。2029年,A14的SPR版本也將接續問世,顯示台積電對晶片電源供應與架構創新的重視。
匯率雖不可控,但整體獲利韌性仍在
儘管技術戰線擴張,台積電的財務策略仍高度自律。針對第2季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約4.4%,對於獲利的影響,魏哲家坦言,這導致營收與毛利率各減少約4.4%與180個基點。
不過他也強調,台積電的長期毛利率達53%以上「是可實現的」,依靠的是六大獲利支柱:技術開發與產能提升、定價、產能利用率、成本優化、技術組合與匯率,其中只有「匯率」是唯一無法控制的因素。
「我們過去已經證明,即便面對匯率劇烈波動,只要核心能力夠強,仍能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魏哲家指出,未來將更強化成本管理與產能配置效率,以抵銷外在變數的壓力。
海外設廠將短期稀釋毛利率,但長期效益更重要
面對「在地製造」成為全球政經共識,台積電在美國、日本、歐洲的投資也成為關注焦點。魏哲家坦言,海外廠初期營運確實會壓縮公司整體毛利率,預估從2025年起的五年間,前期每年約影響2~3%,後期則擴大至3~4%。
「但設廠不是為了短期利潤,而是為了滿足客戶分散製造的戰略需求。」他說,這些海外投資也在政府補貼與在地政策支持下穩步進行,包括美國亞利桑那3座晶圓廠、2座封裝廠與研發中心,以及日本熊本一、二廠與德國德勒斯登的晶圓製造據點。
未來幾年,台積電將於國內興建11座晶圓廠和4座先進封裝設施,目前正在新竹和高雄科學園區籌備數期2奈米晶圓廠,以支持客戶強勁的結構性需求。
魏哲家還透露,未來約30%的2奈米與更先進製程產能將來自美國,構成一個與台灣平行的「先進製造聚落」,從而鞏固台積電於全球邏輯晶圓製造的領導地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