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12 05:41
士電明年EPS 2元起跳
【經濟日報╱記者丁威/台北報導】 2010.11.12 04:29 am
士電(1503)大陸布局進入收成期,受惠大陸車市暢旺,大陸、越南事業獲利爆發,其中轉投資常州三菱士電前三季貢獻士電1億元獲利,明年續成長。法人估,士電海外事業獲利持續提升,明年每股稅後純益將2元起跳。
士電執行副總經理謝漢章昨(11)日指出,士電大陸、越南事業布局多年,今年起開始收成,明年受惠大陸車市成長,越南機車、電裝、重電事業發展,及台灣外銷比率提高,士電海內外營運將進入「起飛期」。
士電已訂下2013年前,海外事業營收、獲利都要占士電整體比重五成,士電海外前十月營收51.98億元,占整體比重約30%,但前三季海外獲利創新高,占比提前達到三成比重,預估全年獲利占比可達35%。
士電前三季稅前盈餘10.31億元,表現超亮眼,但因為中鼎大樓出售,未分配盈餘提撥,導致稅後表現不好,但明年起,稅率回到在15%至17%間正常區間,市場估士電明年每股稅後純益從2元起跳。
士電和日商三菱合資的常州車用電裝廠,士電內部極為看好,主要生產車用交流發電機、啟動馬達等,因為三菱的關係,打入本田、日產等日系車廠,與美系的福特汽車等大陸合資車廠供應鏈。儘管常州車用電裝廠士電僅持股49%,但前三季該廠就貢獻士電1.02億元,占士電前三季稅前盈餘近一成,全年貢獻度上看1.4億元。
謝漢章說,大陸年新車銷售規模約有1,700萬輛,高端發電機、馬達年需求約600萬至700萬顆,目前三菱常州加上其他同業在大陸的年生產總量僅約300萬至400萬台實力,其他仍需從國外或日本進口,常州三菱目前年產能約70萬至80萬顆,產能滿載,明年要透過製程改善將產能拉到130萬顆。
謝漢章指出,士電和三菱內部正規劃要擴廠,彌補進口約200萬顆的缺口,最快明購地,兩年內投產,爭取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