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03 23:58

銅價軋空潮蠢動?期貨市場"倒掛"迫賣家回補部位

2025-07-03 13:47:48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川普政府可能對銅徵收進口關稅,促使大量銅庫存從歐洲、亞洲流往美國,也形成現貨價格高於期貨的「倒掛」(backwardation)現象。分析人士警告,賣方如今必須付出高昂代價展期或直接回補部位,恐帶動銅價繼續往上跳升。
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全球倉庫的銅庫存目前已降至2023年以來新低,而倫敦銅價也攀升至3個月高、觸及每噸10,000美元大關。歐洲、亞洲如今的供應本就稀少,隨著Mercuria、Vitol等大型交易商競相拓展基礎金屬業務,哄搶的情況也變得益發嚴重。

有鑑於市場供給日益吃緊,LME已於6月修改規定,對擁有超大部位的交易商施加借貸要求,以因應庫存偏低情況下、部分買家依舊急於大量囤貨而引發的市場波動。這波搶買潮也令銅期貨市場出現倒掛,上週現貨比三個月期貨的報價高出將近400美元/噸,創2021年以來新高。

在正常情況下,期貨合約到期日愈遠、報價就會愈高。這讓冶煉業者及交易商得以透過「展期」(roll,也就是買進近月合約、賣出遠月合約)的方式來避險,同時還不會因此虧損。如今市場出現倒掛,銅礦賣家也因此面臨風險:對於即將到期的合約,賣家若不是直接以現貨交割(但美國以外地區供給短缺),就是得在市場倒掛的情況下展期並蒙受損失(也就是以較高的近月價格買進、並同意在未來以較低的價格售出)。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團隊近日警告,這可能引發「軋空」(short squeeze)潮——需要交割金屬的賣方被迫在市場上回補部位,促使銅價飆更高。

事實上,銅市的「明日對後日的溢價」(tom-next)已於上週跳升至每噸將近100美元,創2021年以來新高。Marex基礎金屬策略師Alastair Munro表示,這成為最真實的壓力指標,目前已有部分賣家受傷。

LME期銅已於7月2日尾盤上漲0.67%至每噸10,010美元。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9月期銅7月2日收盤上漲1.9%至每磅5.1975美元。這意味著,美國銅期貨報價目前較倫敦溢價14%。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6月30日)指出,華盛頓當局與北京的談判會先聚焦對等關稅,銅和其他原物料的關稅要「晚點」(later)才會開始談。

川普政府延遲對關稅做決定,使美國國內的銅持續保持溢價,因為交易者將有更多時間趕在關稅生效前把銅運送至美國倉庫。這可能導致其他市場的供給陷入進一步短缺。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