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09 06:51
近六年新低 電子股成交破四成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賴育漣/台北報導】 2010.11.09 02:21 am
連日來新台幣匯率盤中大幅升值,市場資金大舉湧入資產營建及原物料等傳產股,造成電子股大失血,昨(8)日收盤電子股占成交比重跌破四成,僅39.61%,創94年1月初以來新低。
此外,各上市櫃公司已陸續公布10月營收,截至昨天為止,營收創新高家數僅有約30餘家,較市場原預期少,由於距離最後公告日10日只剩下今明兩天,法人預期,營收創新高家數恐怕較9月大幅減少。
據統計,目前已公布10月營收創新高的上市櫃公司包括,手機相關概念股宏達電、閎暉;觸控面板股的洋華、介面;太陽能族群的綠能、昱晶、新日光、達能、昇陽科、旺矽、中美晶等,是目前營收創新高的最大族群。
儘管太陽能類股10月營收仍傳佳績,又有國際油價高漲,具替代能源雙重題材,太陽能股價昨天卻普遍呈現下跌走勢,未能帶動電子股走強。
法人指出,電子、金融、傳產是台股三個重要支柱,三者缺一不可,目前台股電子及金融量能不足,僅有傳產股上演獨角戲,大盤指數上漲空間有限,指數可能在高檔區間震盪。
另外昨日台股小跌,台指期正價差擴大到20點左右,市場偏多的氣氛還沒有動搖。外資在現貨市場買超金額縮小至30億元以下,群益期貨認為,外資在現貨連續13日買超,顯示偏多看法仍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外資台指期淨空單持續增加1,464口至9,904口,逼近萬口的心理關卡,顯示避險的意識仍高;自營商期貨布局則是持續淨多單加碼185口至9,338口,三大法人期現貨看法雖偏正面,盤勢仍傾向盤堅格局。
除了三大法人外,台指期十大交易人昨日也同步調節多單1,332口,淨空單總水位降至2,234口;特定法人調節多單1,397口,淨空單總水位增至6,250口。
目前法人手上除了自營商的淨多單水位高,就外資及特定法人來說,還是以淨空單為主,往上壓力不輕。